個觀眾的獲得感。
看得淺的觀眾們,樂呵的笑聲就沒有停下,單純圖個樂呵,也挺好。
而透過表面看到電影要傳達一些東西的觀眾,也在笑,只是眼中多出了“了不得”的神情,自然也免不了跟旁邊人吹噓一番,然后就聽到恍然大悟的聲音。
就像,頭角崢嶸的團長出現在熒幕之上的時候。
一出場,播映廳內的大多數觀眾因為“頭角崢嶸”的怪異造型而嘰嘰喳喳。
而意會到“頭角崢嶸”含義的,則向旁邊人小聲吹噓著自己“了不得發現”的見解。
整個播映廳內,每個觀眾都能從中找到契合自己的爽點,笑聲、感覺自己發現“了不得”東西后的小聲解釋交織在一起
三毛就是這樣一部電影,不同的生活閱歷和知識素養,會從中得到并不一樣的觀看感受。
如果把觀看這部電影的感受劃分為三個層次,那么絕大多數觀眾停留在表面的好笑和三毛的可憐之上;一小部分人能夠看穿情節中的種種寓意諷刺;最后的一小撮,則是升華到那個年代歷史的精神高度。
李南池自認為最后一個層次自己只能勉強抵達,盡管這部電影以及漫畫是自己帶到這個時空的。
然而,盡管存在見解上的門檻,《三毛從軍記》令人發指的厲害之處就在于根本沒有眾口難調這一說——你有多大的見識,就能從這部電影里看出多深的感悟;不帶見識看,也能樂得開懷!
越來越多的專業影評人和同行從業者從旁邊觀眾的反饋中感受到這一點。
這些影評人,是既會關注作品本身,也是留意片場反饋的。而同與旁邊觀眾的搭訕調查中,他們已經明白一件事李南池那個年輕導演,又拍出一部成功作品了!
一兩部電影接連成功,或許還能牽強附會的說一句是運氣。但事不過三,李南池這第三部電影的成功,已經不需要去質疑,盡管得出這個結論時,這部片子才播放了三十分鐘。
“哈——呼!”
姜苗苗打了一個長長的哈欠。
這會兒已經是零點三十分出頭,人體組織不斷發出要入睡的提示。
李南池提議,“走吧,回去睡覺。”
“不等這第一場放完嘛?”姜苗苗也想回去睡覺了,主要是這部影片的樣片成型之后,為了檢查是否有紕漏,她也是跟著李南池后面看了好多遍的,新鮮感已經降低許多了,這處在昏暗的環境中,她已經打瞌睡了。
“首播我已經坐在這兒了,儀式感已有,至于結果,是早就已經注定的事情。”
李南池的話里充滿著絕對的自信,片子已經播放了三分之一,現場的觀眾反饋,已經說明了這部作品的成功基調。
接下來的口碑發酵,李南海自信并不需要去親自關注,就讓口碑自己在這個良夜醞釀去吧。
他相信,明日一早起來,會是一個不錯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