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九點,李南池醒來,打開窗戶,爬墻虎的綠色青藤延伸了進來。
耷拉著拖鞋,順道敲了敲對面姜苗苗的房門。
兩個人在公司食堂填了一下肚子,因為兩人都沒有課程,所以也沒回學校。
吃完一頓晚早飯,李南池回到辦公室。
老板辦公間就在三層小樓的二層,三個偌大的倉庫,李南池并沒有把辦公室安置在倉庫里,即便是二號倉庫只有錄音室、三號倉庫完全空置。倉庫的這些空間,是預備留著公司事業發展拓展的,這是一條紅線。為此,李南池是將公司的行政崗位辦公空間壓縮在三層小樓,而給與各制作性崗位以足夠寬敞的空間。
辦公桌上,打開電腦,李南池瀏覽著網上對于《三毛從軍記》的輿論。
有著三毛的漫畫打基礎,又有動畫通過央視的第一動畫時間去擴散影響力,首映的聚焦目光自然少不了。李南池看到,一夜之間隨著一場又一場《三毛從軍記》電影的播出,官脖、論壇、熱搜榜的相關話題討論度不斷攀升著。
觀眾的抒發觀感很直白
“看完之后,作為漫畫迷的我想說因為漫畫,懷著期待而來,又充滿驚喜而去。三毛電影脫胎于漫畫,但帶來了很多漫畫動畫上沒有的驚喜。”
“或許已經可以大聲的喊出池大出品,必屬精品!三毛電影可以說是近些年改編最成功的知名i作品吧。”
“”
至于片中明里暗里的條條鏡頭寓意,也在紛紛跟帖議論中,被網友拿了出來,分析了個底掉。
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網民的一波波分析力道也是巨大的,各種解讀、過度性解讀,都如同雨后春筍的冒了出來。
尤其是扛大槍這首歌,繞口令式的歌詞本是調侃。
但不少網友集詞創作,甚至于出現了“村長鎮長縣市長通通不如——宇宙區長!”這種段子。
不過,由于涉及到敏感官位名稱,李南池過了一段時間刷新頁面之后,這種類似的歌詞,已經在主流社交平臺上消失了
而圈內的眾多影評,相比于評論區的簡單情感表達,就顯得篇幅大段了不少
“如《地雷戰》、《地道戰》一樣,主角光環依舊,飛機上吊下來都能不死。
不一樣的是,打鬼子的方式愈發的不靠譜,三毛迫降叢林,本以為有一場緊張刺激的叢林追逐戰,結果卻是在驚世駭俗的學動物叫之間,就輕而易舉的打死鬼子。
可以說,這已然是比抗日神劇還抗日神劇了。可是,為什么幾乎沒有人去關注這是不是一部抗日神劇?
因為,這已然不是一部軍事抗戰電影了,而是一部哲理片。
它反英雄主義,因為英雄的三毛合影時只能露出三根毛,只能給師長擦皮鞋、打雜。
它探討了大人物和小把戲,高高在上的大人物,原來也只是生活的小把戲
每一個哲理,何嘗不是我們現代生活中的遭遇?
若說《地雷陣》《地道戰》是在講人民智慧,那《三毛》就是在講人民掙扎了,小人物的生存掙扎,在立意格局之上,是高出不少的。”
諸如這些影評,李南池大概瀏覽了一下。
最后發現,每篇影評的切入角度雖是不同,但殊途同歸,對于三毛這部電影的成功,是沒有多少質疑的。
當老板還是很舒服的。
電影正式上映、李南池把宣傳的任務指派下去后,自己就舒舒服服的每天定點往返于學校和紅星廠,也沒有接受圈內采訪。
一周之后,《三毛從軍記》以破三億的票房高居榜首,超過第二名整整一個億。
于是,其他跑宣傳的六一檔電影同行,就發現位居票房榜首的擂主,都沒親自擼袖子下場,就吊打了自己!
六月首周票房統計出來后,李南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