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記者回味了一下李南池剛才說的一句話,三個“從a到b”的句式,就把“兒童游戲心理”給闡述了出來。
有些不明覺厲,給她的第一印象就是,李南池談吐之中展現出的說話風格,很容易就讓人忽略他還是一位大二學生的事實。主要是他在采訪中所展現出的說話風格,太老成了,而且還能給你大段大段的擺事實、講理論。這種人前洋洋灑灑講話的能力,在圈內,只感覺那些大人物、有格調演員才有體現。
這種講話深度,與年輕的面孔,直接在腦海認知中形成強烈的反差感。
可又覺得這種反差感不應該存在,因為沒有一定的思想深度,是沒有能力去拍出三毛這種針砭時弊入木三分的作品;胸中沒有錦繡,也不可能拍出地雷地道姊妹篇。
訪談在繼續。
童記者把剛才李南池說的話過了一遍腦子,忽然驚覺一個采訪點“艾?李導剛才說,六一節的獻禮計劃,是什么?是會繼續耕耘六一檔嘛?”
“是的。有數據顯示,我國的兒童數量占人口比重達到17以上,這應該是一個不該被忽視的群體,給他們的播映素材,也不僅僅是動畫大電影,我想應該有更豐富的素材,為此,我們紅星廠愿意在擅長的軍事抗戰領域做出更多探索。”
童記者笑著問道,“可以大概透漏個方向么。”
“這沒什么不可以的,我們的劇本很早之前就出來了,應該是在去年的時候,就形成了一個‘閃閃的紅星’劇本。只是三毛的出現,讓我們暫時沒有去開發這個項目,我想,在未來的某個六一檔,或許這部電影作品會出現。”
“那可以恭喜影迷朋友們明年六一又將擁有一部可以期待的作品。”
“呃,應該沒那么快吧,做完三毛這個項目,我們的各項目團隊會充實一段時間,在這個暑期進行交流學習什么的,我們的團隊是年輕的,需要一直走在進步學習的路上”
整個采訪持續有半個小時的時間,話題聊到最后,童記者問道
“最后提一個題外話,也是我們很多觀眾朋友關心的一個問題。就是目前三毛動畫最終季已經播映完成,紅星廠方面有什么番外計劃嗎?有很多觀眾對于這樣一個故事很是不舍的。”
“嗯,這個的話,應該是沒有的。三毛項目成立以來,動畫組已經忙碌了大半年的時間,幾乎每一天都處于緊張的制作狀態中,現在已經完整的講完這個故事了,所以目前也是給他們放了一個假。當然,我們動畫組的新項目已經在初期醞釀中。”
“哦?”記者的身體往前傾了傾,“李導方便透露一下嗎?”
“新項目的名字應該是會叫作那年那兔那些事兒吧,還處于初步的意向中,其實馬上在六月中旬紅星廠的動畫團隊會進行一次人才擴充,動畫團隊就在制作招聘海報,我們就將以這個項目作為大團隊的練手項目。”
李南池手往扶椅上一搭,最后這些話,有點借著這個采訪作招聘宣傳的味道在里面。
事實上,三毛動畫最終季上架、《三毛從軍記》上映之后,三毛動畫組的主要任務就宣告結束了。在動畫組專注的三毛項目宣告完結、團隊人員不清楚下一步該做什么的時候,李南池是給動畫團隊作了一個小小的吹風會,告訴團隊接下來項目人數將會進行擴充。
這也是恰逢六月畢業季即將到來,這一次的人才擴充將會集中在策劃、程序、測試、運營方向,至于美術美工方向的人才,已經在整個三毛動畫的制作階段,進行了充足的人才儲備。
而在這個團隊擴充的磨合期間,李南池就準備用《那年那兔那些事兒》這部動漫來磨合團隊。不過關于“那兔”項目,李南池也不準備重復走三毛的發展路線,因為原時空這部動畫的爭議聲很大。這些爭議很讓人奇怪,日子好過了和平了,就出現了崇拜戰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