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目的第一條評論里,是一個打卡致敬樓。
林科點進去一看,密密麻麻五花八門的id號下,統一全是“靠自己!致敬英雄!”等等紅色大字,一眼都拉不到底!退出簽到樓下拉之后,發現整個評論區已如煙波浩渺的海洋,每一條評論都有過萬點贊、上百層樓,這些評論自動按著發布時間和點贊互動數量綜合排名。
除了這個一片飄紅的簽到樓之外,排名最高的就是關于第一集片末的討論。
正常情況下,看完一部片子后記憶里最新鮮的就是最后看到的,而且第一集的感動也都在片末兔子大軍跨過鴨綠江的這一刻匯聚,所以,此刻評論區對于最后畫面的討論也是最多
“當片末鋼琴聲響起,一排排兔子在火把下抬頭、義無反顧,屏幕前的你是什么感受?”
“心緒起伏,不能平靜。不禁就在想,那時候剛剛成立一窮二白的種花家,是憑借什么樣的意志去打敗鋼鐵包裹的鷹醬的?”
“”
“那只在夜幕之下站起來握拳的兔子,指代的應該是誰敢橫刀立馬的彭帥吧。”
“最后一句‘我會回來的’忽然想起灰太郎,感覺像是一語雙關,既是動漫劇情里的戰后歸來,又像是一周后更新再回,誒!還要等一周,為什么那兔不能像三毛那樣,一次性更新完一季啊!”
討論度第二熱的就是關于這一集中富有寓意的一些畫面
“感覺跟三毛電影一樣寓意很深的,幾個動物代表哪幾個國家這就不說了,就說說第一集里面的幾個典型打架場面吧。毛熊和腳盆雞打架應該寓指在旅順口爆發的日俄戰爭;兔子和萌總磚頭互砸是兩黨內戰、握手應該是長安事變統一了對外戰線”
“看到辮子被捶倒、還要快步忙慌的端茶過來的場面,心里很不是滋味。家被列強分著,主人還要端茶送水,這真是窩囊啊,不得不承認,落后就要挨打。”
也有一些對漫畫形象的情感評價和指代詢問
“那個開頭一開始冒出來的頭上長角青蛇是個什么玩意兒?還帶吐舌頭的。”
“有個疑問,萌總究竟指代的誰?是孫還是蔣?”
“我覺得萌總應該不是指代的個人吧,其他動物都指代的國家,那兔子和萌總應該是在指黨派吧”
亦有不少對于動漫畫面中一些心機的曝光
“告訴你們一個很隱藏的秘密,條約敲章的那個畫面,要是放在鏡子前看,通過鏡子可以清晰辨認大標題是‘金陵條約’!”
“鋼盔棒子說的城南吃西瓜的梗是在致敬《小兵張嘎》里的胖翻譯么?時間過得真快啊,印象中《小兵張嘎》過去還不過兩年的時間吧,一眨眼,池大出了這么多佳作,都開始致敬起自己以前的作品了”
這還只是第一波即實過來打卡的鐵桿漫畫迷,他們帶動起那兔的首波熱度。
緊隨著而來,是李南池自身的龐大粉絲群。
這些音樂粉、影迷粉中都不一定有使用小破站的習慣,他們是出于對自家偶像的支持,才被各應援群的群主動員號召過來打卡支持播放量。
順著應援群里分享的鏈接,各個龐大應援群里的粉絲點入進來,這些粉絲本就帶著“支持偶像”的主觀意向,而點進去之后,發現自己接受那兔動漫居然比自己想象的來的還要容易。很快的,這些被應援群的群主發動起來的粉絲就主動自覺的被吸粉進來。結束播放時,一個個在群里興奮的討論著
“這動漫腦洞開得好大,那些歷史時間還能開腦洞這么去呈現的么?”
“里面配音很親切,還有我們膠東的口音呢。”
“覺得兔子有些萌的,想給豎起來的兔耳朵打上一個結。”
“本來是沖著池大來打卡支持的,沒想到看到最后,心中有股燃燒的情緒。或許我應該宣布,我變成那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