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期待嘛?”
“全都是期待? 期待暴風樂隊的處女表演。”
“大爺,您多大了?”
“六十。”
“你這是一路騎行過來看演唱會的?”
“哈哈? 對頭? 從冀省走省道一路騎過來的。”
一身沖鋒衣的大爺看到鏡頭對過來? 摘下頭盔和防曬鏡,很是硬朗,車頭前還綁著一面迎風招展的紅旗。
“是什么驅動您來這兒的。”
“搖滾!還是搖滾!我以前也組過樂隊的,當年還追過七合板,只是可惜了。”
“有什么期盼嘛?”
“就希望年輕樂隊不斷傳承,希望搖滾不死!”
“還希望那個李南池可以給搖滾多勻一些時間!”
大爺說完,照著鏡頭做了一個食指、尾指豎起的“金屬禮”手勢。
街采完路人,眼瞅著粉絲注意到了紅星廠標的帽子,意識到這是官方鏡頭,又重新回到五棵松場館后臺。
鏡頭之下的此刻五棵松后臺。
緊張的排練在繼續。
“韓,這段電鼓不用給的,那邊鍵盤的音色可以an一下嗎?”
杰夫從架子鼓中站起來說,姜苗苗隨之翻譯出來。類似這樣的調整不是一兩次,自他下飛機來到暴風,就一直在進行。
專業性毋庸置疑。
對于即將登臺的暴風樂隊所有人而言,世界殿堂級的杰夫就是一個標桿和指引,他對于每個人的指引和提升是不言而喻的,最簡單的就是跟上融入他的標準,就能無限接近國際頂尖的樂隊水準。
而搖滾最重的節奏韻律感,有杰夫在,他就能像給吉他調音的標準一樣,給你整個舞臺表演找準節奏!他的兩根鼓棒一揮舞,就能給你解釋何為搖滾韻律。
李南池拿起紙吸干頭上的汗珠,看著愈發接近演唱會開場,緊張的氣氛愈濃厚,于是拍拍手說道
“朋友們,別這么緊繃著,放輕松,我們的演唱會不像歌舞類那樣,不用去記雜亂無章的舞步。要做的,就是盡情的彈出、唱出來!
自己暴風的專場演唱會,不要把它想成是春晚那樣帶著任務性質的舞臺,把這里當作家一樣,我們是在唱給喜歡我們得家人聽。”
聽著姜苗苗翻譯的杰夫贊同說道,“你是對的,說的很對,李,演唱會就要有這種認識。”
“加油,我們繼續!”
自然是不可能僅憑著幾句話就把壓力感給釋放出去的,就包括李南池自己,雖然嘴上說著,可是心里也壓著緊張——這可是樂隊首唱會,暴風樂隊從沒有連續舞臺表演的經驗!
但在相互加油鼓著勁中,緊張壓力也在不斷向進步的動力轉化。
時間一點一滴過去,暴風樂隊的圍脖上,倒計時已經由天數變成了小時數。
等兩場全套預排完成后,進入到八號當天,音樂圈的大半目光開始聚焦向五棵松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