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z秘書說有個生產單位卻具備部部片子能拿“五個一”的能力,這讓領導心中有些發癢。他知道自己秘書的性格,不是個信口開河的人,性格要是輕佻,自己也不可能留在身邊。
“好的,我這就安排。”秘書小韓點頭應下。
“讓各個地方的電影局也留意著,往后要是有介紹我d、抗戰相關的不錯電影,可以留心一下,也好為獻禮片做一個儲備。”
“好的。”
《電波》的劇組宣傳按著計劃還在如火如荼著。
李南池沒有每一場都參加,而是挑著參加的。缺席的場次,就和姜苗苗兩個人,走一站便停下來,玩一圈再去與劇組匯合,有點兒給姜苗苗補一個畢業旅行的意思。
眼下每一個七月暑期檔的電影發行方都在火力全開,七月流火的當下,每一個在暑期檔追逐的發行方都想要盡可能的多占據一些暑期檔的票房大蛋糕。
不僅是七月上映的這些發行方了,包括準備接檔八月的發行方也在預熱宣傳著。所以,整個影視市場,呈現出一片熱鬧歡騰的景象。
可是,盡快宣傳得力,來自大洋彼岸的好萊塢《汽車人》系列依舊兇猛澎湃,《電波》十天拿下九億票房已經很靚眼了,可《汽車人》輕輕松松就砍下了十四億,平均每個國人都貢獻了一張一塊錢影票。
現在已經沒人去提阻擊好萊塢大片的說法。
這還是《電波》還是有單位組織集體觀影的助攻,才沒被《汽車人》甩得太難看。
當然,這這也有單張票價差距的原因,《汽車人》每張票平均三十八元以上,而《電波》因為是2d電影,個人平均票價僅有二十一,團購平均只有十八。
面對這種票房差距,盡管一開始就沒有抱著攀比的心思,但李南池心中還是感嘆這時代,爆米花商業電影早已成為市場主流,這是大勢。
李南池想著,或許自己應該對規劃好的影視廠發展路線做一些調整了。
原本,自己想著一步步從小做大的。事實上,地雷、地道、三毛、電波,這四個項目單從投資體量上依舊只能算是“小”,不是單筆破億的投資,都不能算是“大”。但四部片子的回報率都很可觀,李南池就想著這樣一個個做下去,從“小制作”一部部做到“大制作”。
但是現在,他開始思考交替開始的可能性,即一部“超大制作”、一部“小制作”穿插交替進行的發展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