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要怒放的生命,就像飛翔在遼闊天空”
姜苗苗拎著一大袋回來時在路邊現炒的瓜子,還有一袋時蔬,嘴里哼著小調,踩著進門這大理石上的圖案,腳步里透露著輕松和歡快。
“咝,還是家里暖和。”
進了門,姜苗苗身體打了一個哆嗦,直呼室內的溫暖。
看到李南池宅在沙發上試玩自家游戲的新圖,姜苗苗拎著瓜子袋上前邀功道“買菜的時候看路邊有炒瓜子的,我就買了一袋,這還冒著熱氣兒呢,味道很足的。”
說著,雙手插進帶有溫度的瓜子里,不斷驅趕著手心手背的冰涼,嘴角上揚全是舒服的神色。
“啪嗒。”
李南池拿起一顆大瓜子,放在嘴里一咬。
“原味兒的?”
姜苗苗點點頭,“嗯,原味兒的更健康,這本味才最香的。今晚《番號》不是開播么,晚上我們邊嗑邊看。”
李南池啪嗒嗑了一會兒瓜子,想起過兩天的一個行程,“過兩天有獻禮片的審核會,要去電影局,你去不去?”
“去啊,白嫖一頓飯,為什么不去?”
姜苗苗語氣中盡是不屑李南池會這么去問,這不是問廢話么?
晚上,就著姜苗苗出去采辦的時蔬,兩人在廚房做了一頓蔬菜意面。
吃完飯,電視里正播放著聯播新聞。
臨近七點一刻的時候,李南池的手機上收到荔枝和番茄兩大衛視臺發來的首播提示通知,《番號》大演員群里也開始熱鬧起來。
大家都在等待著《番號》的首播。
不管是導演,還是演員,亦或是幕后,當一部作品親手打造出來了,觀看首播就成了約定俗成的儀式。
與此同時。
大魔都,燈火璀璨。
一棟院墻樓內,學空天物理的寧蘭穿著一襲白褂,在無塵車間內,帶著三個助手正在組裝一顆衛星的太陽能電池板。
這里正是華科院在滬都的小衛星組裝中心。
作為一個女生,寧蘭從事了一個偏向于男性的職業,碩士在滬都交大尚沒讀完的時候,就被導師帶來打下手,畢業后也就自然而然的留在了這里,博士也是在所里讀完的。現在三十出頭,她已經成為項目組的組長了。
“好了,這‘翅膀’搞定了,下班!”
拍拍手,調試完衛星的兩對太陽能板可以伸縮釋放之后,身為組長的寧蘭宣布了下班。
出了門,驅車七轉八繞,寧蘭回到老城區的家里。單位也有單身公寓,但住在公寓總沒有熟悉的家里來得自在,回家還可以吃到自家的菜肴。
“媽,趕緊調芒果臺,今兒有我喜歡看的《可不可以》要首播,馬上就要開始了!”
一進門,脫掉大衣掛在衣架上,扭著頭就朝正看著電視等自己吃晚飯的老媽喊道。
作為培養出一位造衛星女博士的家庭,寧爸寧媽都是本地一所中學的老師,這會兒正看著央視新聞欄目,了解著時事。
聽了女兒的話,寧媽拿起遙控器,調到大芒果臺。
就看到大芒果正預告著即將播放的電視新劇,畫面中一對男女主演正擁抱著,滿滿的標準偶像愛情劇配置。
寧媽忍不住抱怨道,“天天見你看什么愛情劇,也沒見你找個男朋友回來!光看這些有什么用?給了介紹了那么多人,你這丫頭總是”
以前,寧蘭是鄰居教育自家孩子嘴里的“別人家孩子”,寧爸寧媽驕傲的孩子。
現在,看著鄰居家的大學畢業后就工作的孩子早已成家立業,鄰居的孫子都快上小學了,自家閨女依舊是一個整天跟衛星打交道的“女光棍”,還跟一個小女孩似的要追偶像言情劇,這種毫無成家的念頭,就讓寧媽十分焦心。
“媽,你再說我,春節后小心我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