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啊。”
“早。”
打開房間門出來,看到同樣打著哈欠出房間門的姜苗苗打了一個招呼。
兩個人都是被窗戶外的鳥叫聲給吵醒的。
這算是姜苗苗家的特色了,以往不管是在京城魅藍湖,還是滬都金陵路,都根本沒有這么多鳥雀叫聲。
下了樓,姜爸姜媽還在房間里沒動靜。
兩人洗漱完,先行一步,去往本地著名的興裕記三蝦面。
自打回來之后,姜苗苗就念叨著這一口,作為本地太湖出產的新鮮食材做出來的小面,這是在其他任何一個地方都嘗不到的家鄉味道。
“又上熱搜了。”
等著排隊吃三蝦面的功夫,姜苗苗瀏覽著手機打發時間,就發現“#番號大結局#”的熱搜話題占據了榜首,壓掉了不少明星拜年的話題。
不止這一條熱搜,還有一條“#守邊戰士看番號#”的新聞。
這條熱搜的源頭來自于軍事頻道的報道,隨著國家基礎設施建設能力的大闊步邁進,遙遠的邊關也通上了電視信號。這大大豐富了守邊戰士在過年時的精神文娛生活,不僅可以看即將到來的春晚節目,而且還可以收看內陸的一些熱播劇。而此時收看的首選熱播劇,當時是被譽為“現象級爆火”的《番號》了。
李南池掏出手機,滑動著屏幕,經過一夜后,他發現《番號》是衍生了不少話題出來。
其中有關于愛情的,起源于劇中石頭讓燕子離開這里時的一句話:“國家就是你,從今往后,俺為你而戰!”
這被網友譽為年底最動聽的情話。
也有關于誰是“究極大佬”討論的,一致認為九縱司令員才是最終大佬。
“原來司令員什么都知道。我說嘛,為什么開頭兩集里,司令敢把引開鬼子的任務交給頂著一個民兵身份的李大本事,大佬果然是大佬,不愧是......”
“樓上這就說笑了,我D的情報工作可不是鬧著玩的,這都不知道,那還做個毛線的情報工作......”
“我覺得九縱司令應該不是某某某,級別應該沒有那么高。不然獨立團一個番號還要向上爭取的?直接大筆一揮不就好了?所以應該級別沒有那么大......”
不少在家蹲著無聊的網友,還對九縱司令員究竟對應著哪一個歷史人物原型進行了大討論。有一些互聯網學者,根據九縱所處的地域,還進行了一波分析。
當然,最多的是關于大結局的各種版本猜測。
尤其是紅星影視昨晚發出的大結局海報中,只有五個人圍坐在烈烈紅旗下,引發了大家認為是不是預示著最終只有這五個人活下來的猜測。
眾說紛紜中,聯播新聞后的廣告時間,《番號》的大結局即將如約而至。
大結局之夜。
很多習慣于在網上追劇的在家年輕觀眾,在大結局開播前,也都坐在電視前,等待這部追了有三周之久的抗戰劇結局。
這些從互聯網端轉過來的觀眾,成為此刻助力大結局收視率上漲的有力大軍,平日習慣了視頻網站更新的他們,這會兒想要第一時間看到最后的這兩集究竟會是一個怎樣的結局。
不少年輕人都是跟父母一起,以家庭組合的形式,守在了電視之前。
比如,夜幕下的某個尋常家庭里。
飯菜上桌,系著圍褂的母親笑呵呵的端上菜肴款待一年歸家的孩子,又催促老頭子調臺:
“老頭子,調臺啊,馬上就有了。”
“七點三十四才放,不會晚的。”
老頭子嘴上說著,找到遙控器開始調臺。
“誒,爸媽,你們也看這個呀?”
這些在外奔波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