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著頭頂上空飄揚的這面鮮艷紅旗。
硝煙而上。
幸存者的臉上滿是戰爭遺留下的血腥痕跡。
這樣的一幅畫面,觀眾并不陌生,這正是劇終海報里的場景。
只不過,此時,這幅畫面是動態的。
電視畫面中,地瓜仰脖看著紅旗,呢喃說道“咱們人都死了,為了一個番號,值得嗎?”
張六斤回答說“咱為啥要當八路?為啥要打鬼子?為的就是老百姓能過上好日子,小鬼子打咱一圈,咱就還他一腳!”
“說的好!”
某家屬大院,老大爺重重一錘拳,而這只是一個家庭的縮影
當沖鋒號角響徹這片天空。
當僅剩的獨立團舉著旗幟吶喊沖鋒。
當讓人熱血燃燒、心情澎湃的旋律轟擊每個人的耳膜時。
沒有多余的動作,沒有多出的言語,屏幕前的眾多觀眾目光不由自主的被這沖鋒向前的身影所吸引。
當炮火淹沒這樣的一群人時,眼前的一切,都熾熱而濃烈!
“哭了?!?
“值嗎,人死得就剩下小三子一個,就為了一個番號?”
值么……
很多人,腦海中都浮現出這樣的一問。很難想象,以前這樣的一批人,會因為一個遙遠的夢想,而無懼無畏、前赴后繼的沖鋒向前。
“值得么?就為了一個正規主力部隊的番號?”
此刻,“番號吧”里,出現的最多詞匯,就是這三個字,一層層帖子下的樓層,都被同樣的問號所蓋滿。
不少感性的觀眾,因為炮火覆蓋最后這一撮人的瞬間,而紅了眼眶。
電視上的畫面,并沒有主角們的全體陣亡就宣告劇終,有頭就要有尾。
一幕幕場景轉換。
首先出現的是九縱司令部,氣氛肅穆。小三子終于跑回了司令部,從衣服口袋里拿出的“重要情報”,就是一份血跡斑斑的花名冊!
當鏡頭再次轉換時,時間線已經回到了現代。
導入片挖掘出戰爭遺址的工地,已經變成了烈士紀念碑所在。
當年的小三子,現在的老三子,領著一群解放軍子弟兵們站在紀念碑之下,蒼涼的號角聲響起,讓人頭皮發麻、心緒跌宕不已。
紀念碑過后,一幅幅照片出現在屏幕之上,大紅的喜字映入眼簾。這些照片泛黃,音容猶在,全是當初石頭成婚時,照相機記錄下的一幕幕。
屏幕前,一路追劇直到此刻的忠實觀眾,很多拿過紙巾,插著眼眶。
不想哭,可是眼淚就是忍不住的掉下來。
《番號》的催淚,不需要煽情,只需要一張張照片
當照片過后,是老三子走在訓練場上的場景。
一個個官兵,靈活的進行著集訓。
老三子目光看向一處隊列時,猛然發現隊列中站著的,就是昔日獨立團的政委、營長、地瓜、熱鬧等許多魂牽夢縈的面孔!
當背對著老三子、面向隊列的一眾人的身影轉過來時,赫然就是團長李大本事!
老三子恍惚間。
就見李大本事笑著問道“小三子,怎么才回來呀?戳那兒干啥?交給你的任務完成了嘛?”
老三子干瘦的胸膛往前一挺,“完成了!”
“那別愣著,入列!”
“是!”
老三子昂首闊步進入隊伍里,畫面隨著其背影,屏幕右下角出現“劇終”字樣
此時此刻的番茄臺數據中心
“番號就這樣結束了。”
“這樣的命途,是否值得,張六斤和李大本事其實都已給出了解釋。”
“人活一世,當如此頂天立地,轟轟烈烈?!?
“就像片尾曲里面唱的名字雖然不在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