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芳找尋原因的途徑很簡單。
就是進入暴風樂隊官脖。
除了“暴風吧”之外,這是所有暴風粉聚集的官方大本營,但凡暴風樂隊有什么動靜,這上面都能有所反饋。
當下,循壞這兩首歌的同時,小芳手指滑動進入圍脖,徑直進入到自己所關注的暴風樂隊官脖之中。
果然,這新歌發布的同時,暴風官脖也進行了發聲。
小芳發現自己已經來晚了,這發布不到一刻鐘的時間,已經獲得了過萬的評論量。
在她的視線還沒來得及關注大家伙都在議論著什么的時候,小芳的目光就被圍脖上這一眼沒見到底的文案給吸引了。
事實上,在音樂上架的一刻,暴風樂隊官脖上,就同時出現兩首歌的電子海報。但海報只是點綴,占據整個屏幕最大篇幅的,還是一篇長文案。
小芳發誓,自己從來沒有見過這么長的文案,這已經脫離了常規文案格式。
定睛一看,就看到這巨長文案如此寫道:
謹以小小禮物,獻給曾經模樣小小的我們——
“那一年的夏天,酷暑,兩戶家庭帶著各自小孩在小巷臺階上吃西瓜?!?
“女孩從剩下的三片西瓜里挑走一塊最大,得意洋洋的看向一旁的男孩。男孩上前盯著盤子里僅剩的三塊較小西瓜片,小思索了一下后,伸出手直接拿走兩塊。女孩看著男孩左手一個右手一個,再看看自己手上只有一塊,哇的一聲哭出來......”
“那一年,八月三十一日,晴,第一天幼小報名?!?
“報名老師笑問:雙胞胎?某阿姨答:不是,女孩是我家的,男孩是鄰居家的。老師又問:小男孩家長呢?開學第一天都不來?某阿姨又答:他爸媽在江的東面,商場剛開張實在走不開,我一直當半個兒子養的,我就是兩個孩子的家長......”
“所以,那一年,我們從鄰居,變為同桌?!?
“三年后,小學報名,同樣的場景再現,某阿姨再次帶著兩個孩子去新學校報名。上了小學后,男孩家里愈發忙碌,最終,女孩家日常三餐的飯桌上,就多了一張吃飯的嘴。那一年起,女孩的包子臉,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瘦削了下去......”
“當日子這么風平浪靜下去后,天下無不散筵席。有一天,女孩家因為父輩事業上的變動,飛往了他方。但緣分就像是一道橋,多年后的夏天,在京城某影視基地混跡一整個夏天的大男孩脫掉龍套服,意志躊躇的拿著錄取通知書來到大學?!?
“當男孩因為一首歌而初露鋒芒、在校園里成為話題人物的時候,校食堂里,一個落落大方的女孩說:大神,可以加個微信不......時光已經磨掉了兩人身上小時后的絕多數印記,面對面誰也沒認出彼此,直到某一天,一個叫做暴風的樂隊成立。而當這支樂隊登上當年春晚時。女孩爸媽疑惑自家女兒為什么不回家過年而特意趕到京城......”
“那一晚,餐桌上,男孩舉起手笑著對女孩說:重新認識一下,你好,我是......”
這篇巨長文案,小芳一共花了三分鐘,每一句話她都完整的讀了下來。
每看完一個時間節點,耳機里就在循壞播放著小小和禮物兩首歌,小芳就感覺尤其是小小這歌詞,似乎就是在描述文案所講述的這個故事。
直到小芳看到文案最后的“暴風樂隊”四個字眼之后,她瞬間就意識到文案中出現的男孩女孩怕就是池大和喵醬!
帶著這股子發現,重新回看這份巨長文案時,猛然意識到一個事實:池大和喵醬這對被人津津樂道的CP,或許很早時就認識了。
翻看大家伙們的評論,果然,評論區都是大規模的在談論這一個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