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著你這一句話,到時候也要去影院支持!”
李南池笑著搖搖頭,“你呀!你以為這位八大影業(yè)之一的掌門人,是在單純給我們套‘抄襲’的帽子?”
姜苗苗舉著手機疑惑道,“難道這不是嗎?”
“明眼人都知道,這根本就不是抄襲,可對方為什么還要發(fā)這種言論?甚至對方的同行業(yè)者還在聲援,你想過這到底是為什么沒?”
“為什么?”
姜苗苗直接問道,這除了賣手辦這件人生興趣的事情以外,其他要動頭腦子的事情,她都懶得去思考。
“我覺得呢,人家這是在本國市場造勢,一來為他的影片打悲情牌,汲取同情關(guān)注度;二來么,就是他們感覺到自己那一套‘英雄硬核主義’被破解,有些發(fā)慌了。”
姜苗苗直搖頭,“不懂,你這名詞一套一套的,這會開多了官話講順嘴了,啊各種主義動不動就冒出來,聽不懂。”
面對姜苗苗的吐槽,李南池開始解釋。
這所謂“英雄硬核主義”,簡而言之的概括,也就是一個人懟天懟地、力纜狂瀾、最后挺身而出解救大廈于將傾。
一直以來,這就是好萊塢電影中一直擅長的,將美式英雄文化融入其中,在各大文化體系中是屢試不爽。
相比之下,國內(nèi)影片則是更擅長“集體英雄主義”的表達,在影片中往往表達的是集體戰(zhàn)勝困苦的要旨。
這兩種主義擱在電影熒屏上,英雄主義天然占優(yōu)。
原因很簡單,每個人心中或多或少都有一個“英雄夢”,而且絕大多數(shù)人觀影都只是停留在視覺感知階段,英雄主義下的主角挺身而出力纜狂瀾就會自帶著一股“爽感”,這股爽感會讓觀眾在代入感中,內(nèi)心得到極大的滿足訴求,這種優(yōu)勢是集體主義所不具備的。
所以,憑借著這股先發(fā)優(yōu)勢,好萊塢電影可以說是雄赳赳,氣昂昂的跨進對方影界。
但現(xiàn)在,好萊塢影界突然就發(fā)現(xiàn),自己一直所向披靡的看家“英雄硬核主義”套路,被被紅星影視用過去了,而且運用的似乎比他們自己還要好,搞不好反手就能反攻他們一波!
這就讓他們敏銳的揪心了。
所以,黑化這部電影、形成國民抵制心理,就成為他們此刻想要做的事情。
“原來如此啊。”
聽了李南池這一通解釋,姜苗苗似有所悟。
“所以說,我發(fā)的這則文字,要是傳到大洋彼岸,就是火上澆油?”
李南池微笑著,嘴角勾起一個弧度:“或許吧,不過也說不準,有時候,挑釁也是獲得關(guān)注的一種方式,說不定你的這一波舉動,還能歪打正著,讓我們不需要自己去宣傳,就能在異國他鄉(xiāng)打響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