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這英譯和音色得真放克的地道,仿佛這部片子就應該用英譯版才最為貼合!
這幾位都只是英語系國家生活的人,對于自己的日常語境,他們再敏感不過。而通過這英譯版里面的某些細節,他們能夠發現,《鋼鐵俠》不是從中文版直接翻譯過來就了事,不少地方還用起了十分地道的美式梗,這就很厲害了。
這其實是迪仕尼影業這些主管第二次看《鋼鐵俠》了,這第一次觀看的版本還是華語版,那個時候,只能配合著影片畫面來猜測其中那些聽不懂的復雜漢語意思。
想當初。
當迪仕尼華夏區的那主管告訴他們,華夏誕生了一部上映兩周就斬獲35億的商業片之后。
他們的第一次反應就是。
這……
不可能吧。
華夏的商業片都蹩腳了那么久了,這突然還能跑出一匹黑馬的?
現在,卻是不得不承認,連英譯版都做的這么地道,這樣的從業態度就值得夸贊,說是純正的好萊塢片也不為過。
在這幾位大佬看來,如果說《鋼鐵俠》華語版沒有上映、而單獨是英譯版上映的話,國民們會毫不猶豫的下意識以為這是一部好萊塢大片!
“這個李,就是一個天才,他有在我們這里留過學?”迪仕尼的CEO問道。
“沒有,據我所知,他在華夏的京城電影學院畢業后,就沒有繼續深造,他的背后有個非常有錢的家族。”
“沒有留學,為什么英譯版的文化用梗會這么老辣?”
“哦,對了,李有個年輕的妻子,聽說她是自小在西歐游學生活,或許有這方面的原因......”
于是,迪仕尼一眾大佬看著讓他們頗有震撼的英譯版,開始腦補其中的原因......
吃驚震撼的其實不止迪仕尼影業。
在距離迪仕尼影業不遠的地方,還有一家公司也在關注著橫空出世、即將抵美的《鋼鐵俠》。
這就是聲名鵲起的漫威工作室。
作為一手打造出“漫威宇宙英雄體系”的工作室,漫威已經世界諸多影迷心中難以磨滅的一個符號,也成為美式價值觀輸出的重要載體。
這會兒,這個當下傳奇影業的CEO凱文·費奇正坐下電腦前,視頻里正播放著一些華裔網友分享在社區平臺上的《鋼鐵俠》剪輯搬運片。
辦公桌的周邊,他的辦公室裝潢得很手辦風,座椅旁邊擱著美隊的頭盔,窗戶之下還直架著一面碩大的星芒旗盾牌,辦工桌對面則是豎起起來的全套蝙蝠俠配置,最惹眼的就是那架車輪比卡車都厚的大摩托......這些都是這位導演的私人收藏。
“呼,精彩!”
看完一段鋼鐵穿戴的精彩打斗片段之后,這位漫威繼承者往沙發上一靠,舒出一口氣。
盡管這搬運視頻有那么些模糊,可能是拍攝器材不佳,但這并不影響費奇對于這部片子的評價。
自打迪仕尼那邊傳出消息,網上一系列打著“華夏、鋼鐵俠”等標簽視頻就開始源源不斷涌現。費奇知道,這是迪仕尼方面開始為這部華夏代理片開始造勢了。
不過,這讓費奇獲取相關視頻也容易了許多,比如這些鋼鐵變身的視頻就是最新發布出來的。
繼續下一個......
瀏覽網上冒出來的這些搬運視頻大概花了費奇四十多分鐘的時間。
直到他看到一段兩分鐘的正反派鋼鐵互毆視屏,他點擊鼠標的手指停止了。
有些怔住了。
同樣的疑問不斷冒出:這是華夏人拍出來的?
厲害?。?
感嘆完,看著上天入地、能與戰機空中搏斗的場面,在費奇的目光抬起,看到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