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采訪”的形式進行,并在各自發聲渠道上公布了這一消息。
這是《鋼鐵俠》取得一系列成就后,李南池首次露面采訪,消息一出,關注的人并不在少數。
采訪提綱也在不久后發到李南池的手機上,這玩意兒只是圈一個大體的框架,雙方都在這個框架里自由問題和回答。
翌日,當晚十點。
李南池坐在房間里,耳朵里插上耳機,準備接受來自于央視新聞周刊的采訪。
姜苗苗給李南池的身邊環境做了一個簡單的布置:一只自家周邊銷售部生產的鋼鐵俠手辦,幾凈桌面上放置一只盛水的玻璃杯,鏡頭照射不到的桌面放著一只平板,可以看到新聞直播的畫面。
準備完畢后,就開始靜待采訪。
看著鏡頭之前的平板,李南池對于采訪的開始時間有了一個準確的把握。看到今兒出鏡的主持人,他也并不陌生,正是有著名嘴之稱的白言松。
很快,直播采訪畫面開始。
一上來,主持人白言松對本周的重點事件照例是做了一個梳理,其中《鋼鐵俠》所取得的成就也是按照時間線做了一個介紹,然后,自然而言的選定了本周新聞周刊的封面人物是李南池。
片刻后,直播采訪的對話隨即開始。
一開始的簡單招呼之后,采訪進入主題。
白言松問道,“李導,我注意到《鋼鐵俠》在海外走出去的過程里,有個一開始的五天沉寂期,這樣一個階段,你有過信心上的削減么?”
李南池搖頭道,“沒有,我們認為這是一個口碑發酵的過程,這里會有一個滾雪球的階段,所以一直保有著信心。”
白言松接著問道:“常規而言,電影上映的劇宣過程都希望動靜越鬧越大,那您為什么會選擇這種近乎無為而治的自我發酵呢?”
李南池答道:
“嗯,我認為主動接受會比被動宣傳要好,我們畢竟是主動走進他國的文化市場,那么他國觀眾就要有一個接受過程。這樣一個接受過程里,我們倘若采取大張旗鼓式的主動灌輸,可能會引起他國觀眾的逆反心理,所以紅星影視沒有在一開始進行大量的地面宣傳。”
“我一直認為,種花家的文化在世界諸多文化體系中最有容乃大的,其他文化、尤其是西方文化其實是比較封閉的。就單以電影產業為例,我們的影迷可以很快接受一部從國外引進來的影片。但反過來說,我們走出去的影片,卻不能被迅速接受,這實則是就是他們的文化在排斥。所以,我們一開始選擇靜靜上映,也是出于最大程度削減這種排斥所考量的。”
白言松聽回答的時候,一慣的皺著眉,跟著李南池的回答,他又問道:“那這就帶來一個問題,李導你怎么確定《鋼鐵俠》的影響會如同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么?難道僅僅是對互聯網等渠道的宣傳信心么?”
李南池頓了一下回答道:“這個在創作之初,我們的團隊就考察過現有市場和現有作品,得出的結論是認為機甲這樣一個元素在全世界都有著很好的市場空間。為此,我們從初始籌備到完全成品一共是花了三年多的時間。紅星影視從沒有花費這么多心力在一個項目上,我們在《鋼鐵俠》上投入的最多,這就是團隊所有人最大的信心!”
一問一答。
提問者白言松和受訪者李南池兩個人,既像采訪也似聊天。
不少坐在屏幕前的觀眾粉絲明顯感覺到他們一直以來習慣稱呼的“池大”,在成家立業、成績斐然的這一刻,已經出現了一種叫住“氣場”的東西。
這種遠程直播式的采訪中,一個個關于《鋼鐵俠》海外流程的問題得到了李南池這位總導演的解答。
隨著采訪問題的愈發深入,自然不免探討到這部電影能夠引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