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杯和話筒的一旁,還放著將會在主席臺就坐的與會人名字。
作為本片七大導演之一,李南池的位置自然是在主席臺上。
不過,在上臺之前,沿途經過八十余米的座椅兩側路上的時候,李南池還有來自于各方的應酬。當然,也不只是李南池了,已經進入會場的張、管、薛、寧四位導演也是糾纏在人群中。
“李導,你好。”
“哦哦,你好,您叫我南池就好。”
李南池并不能叫出眼前向自己釋放善意的人名字,但瞅著對方比自己大一截,謙虛一些總沒錯。
不過,這種不認識的尷尬并沒有持續多久,一旁的葛尤過來開始為李南池充當一個中間寒暄人的角色。
有了葛尤這位圈內老咖在旁邊幫著認人,李南池對主動找自己招呼的這些人來自于何方、是哪家單位等信心,在心中是有了個大致的了解。
會場熱鬧了約莫有四十多分鐘,在會議工作人員的示意下,開始各歸其位。
整數點,大會隨即開始。
領導從休息室入場,全體起立,開唱國歌。
這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儀式越正規,會議規格就越高。而眼下這場獻禮片研討會,就是以總局和京城宣傳口的聯合名義開展,這些與會的嘉賓都是在某個領域有名有姓的,尤其是影片本身還帶著為即將到來的整數年國慶造勢的政Z任務色彩。
所以眼下,這在會議開場前,在后面一長排長槍短炮的照耀下,一整套開場儀式流程,是一絲不茍。
全部落座之后,總局的領導致詞開始。
一個個上去開始發言,等總導演陳霸王在話筒前講完話后,李南池這位總編劇自然也不能缺席。
等陳總導從講話臺離開,李南池從主席臺座位上起開,手上拿著一張紙,上面寫著講話稿大綱。
站在講話臺前,見了一眼烏黑黑的臺下,李南池沉聲說道:
“各位來賓,大家好!作為《我和我的祖國》總編劇,很榮幸有群賢來到......”
這種級別的會議,李南池的開場發言是中規中矩,沒有搞什么幺蛾子。
他也清楚,這種色彩意味大于影片發行宣傳本身的會議,不在乎你如何與眾不同標新立異,而在于你好我好大家都好。
這就叫做:抓住主要矛盾。
當然,也可以叫做:隨大流。
等所有人這一圈兒發言完畢,已經是懟去了半個小時。
發言完,這會議就開始展開,活動議題開始一項一項的往下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