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鬧的掌聲響起。
許是李南池剛強硬的處理完一件輿情事件,身上還帶著一股殺伐的氣息,眼神掃視下,坐在底下的影視部一眾人都不怎么說話。
實際上,會議召開得突然,坐在下面的一眾影視部負責人不知道老板突然召開會議要做什么,所以就筆挺的站著。
而站在上首位置的李南池就繼續說道:
“我很欣喜,你們已經越來越成為一支成熟的團隊了,這一次《讓子彈飛》的后期我只參與了審核環節,不像以往我會從每個環節都事無巨細的指導。現在,經過多部影視作品鍛煉后的你們,已經逐漸形成了獨當一面的能力。”
“這很好,未來,我會逐步放開一些權限,公司的素材庫里有不少本子,這些劇本我不可能一一去拍,這就需要未來你們可以更進一步。”
李南池這些話音落下,坐在臺下的各部門負責人鼻息是明顯粗重了許多,眼光灼灼。
因為,這是老板首次表達出讓他們出去獨立拍戲的想法!
要知道,對于在影視業的從業人員而言,除了資本以外,導演,就是這個圈子的最高層級。現在,根據老板話里透露出的意思,他們在未來將有機會接觸到這一層次。
在座的一圈人里,尤其是攝影組的組長,他臉上的光芒尤甚。因為,這圈子里,從攝影、編劇跳槽成為的案例并不在少數。如果老板準備放他們出去,自己肯定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站著的李南池,將所有人臉上的表情都納入了眼中。
其實,關于“放權讓底下人去拍攝”這樣一個想法,也并不是李南池心血來潮,而是深思熟慮后的結果。
對于李南池而言,在未來,他所拍的電影,越來越只會聚焦選擇其中最具代表和話題潛力的那么一撮。
舉個例子。
就比如此前拍攝民兵抗戰系列,自己只選擇了《地雷戰》、《地道戰》、《永不磨滅的番號》這種經典作品,但是民兵抗戰系列的題材片就僅僅有這些嗎?
顯然不是的!
至少像《順溜》、《葛二蛋》這些題材,其實也很不錯。
不過,李南池本人也顯然不會繼續拍攝這些。不是說不好,而是再拍攝這些相比地雷、地道差上一個層次的作品,就顯得有些自降身價了。但這些本子放在公司資料庫中積灰,也是一種浪費。更何況,像《地雷》、《地道》這些電影ip的電視劇改編,都是一些不錯的思路。
而這些,僅僅憑著好友黃飛的外包模式也消化不完,所以李南池就想著讓紅星影視的這些人接手試試看,而自己充當一個顧問般的角色——即,對于這些次一級的抗戰劇本以及改編劇本,自己不擔任導演之職,也不跟組,放手讓下面人自己去拍,最多有時間去轉一圈,有問題指導兩下,沒問題就直接過。
李南池覺得,這樣做的好處顯而易見:
首先,一些自己不想拍又不想便宜別人的抗戰劇本,可以得到開發利用,而不會被閑置,而公司也能夠從中獲利;
其次,按目前的工作節奏,紅星影視目前是“立項—拍完電影—后期制作—上映”這樣的一條龍模式,那么以拍攝組而言,整個后期和上映到立項這個時間周期內就處于人員閑置狀態。如果用上此種方式,那么拍攝組就不會在拍完戲后處于空閑狀態,浪費了人力資源。
最后,可以激發紅星影視的內部人員活力。“跟著老板出去干活”與“拿著公司的錢和劇本自己出去浪”,這二者之間的積極性肉眼可辨。
李南池也不怕這些人單干之后,翅膀長硬了跑路。因為,劇本是公司的,一應開銷也是公司賬戶支出,如果有誰能感覺個人魅力能壓過自己,給出的待遇會比紅星影視好,還能一下子打包帶走這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