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讓子彈飛》與以前出品的《三毛從軍記》是可以一拼的?!?
“確實內涵程度太高了,有的鏡頭就讓我感覺明明在表達什么,但就是抓不著涵義點......噓,咱們這種俗人,就不追求看懂就好了,圖個樂呵就行。”
“哈哈,你也有這種感覺啊,我覺得這整部電影下來,完全就可以當作一部喜劇電影看,還是一如既往的軍事喜劇風格。”
“只能說,不愧是一部眾多大咖集結的影片,感覺這部電影是會被載入經典的。”
“嘿,你這話說的,就像以前出品的紅星廠電影不經典一樣......”
不斷有觀眾在討論中散場。
與此同時,散場的還有各大院線樓上包間里的影評人和春節檔同行們,離場的他們,同樣的感觸滿滿:
“這位李導說要拍一部內涵滿滿的片子,這看下來,他是做到了?!?
“確實啊,這位京圈的李導呢,拍了一部商業片后,這人文片的手藝還是沒有落下。”
“是的,在咱們國內如今的電影表達限制框架下,像這樣一部有思想有內涵、還能在現有框架下游刃有余的表達出來,確實不容易......”
感觸之中,不乏有對這部電影的推崇。隨身攜帶的電腦上,已經積滿了可供他們寫出一片精彩影評的素材。
對于影評人而言,他們就喜歡這種充滿內涵點的表達手法,這就讓他們有了很多解讀的點,而且與其他影評者的文章解讀點相重疊的可能性就很小。
當然,在來自于各個群體的觀后感中,也有對電影有些地方看不懂的不滿:
“還是應該看《兩頭熊與光頭強》動畫大電影的,這種成人戲不適合孩子看?!?
“我以為這紅星廠拍出來的片子還像以前那樣,會像地雷、地道、電波這些抗戰故事的......”
“還是你的問題,購票之前,你不知道提早了解影片要講什么的?現在孩子怎么早熟的?就是提早接觸了這些影片......”
這是一個三人家庭組在走出影院后的對話縮影,類似的這些觀感的主要來源,就是帶著小孩的家庭團體,認為電影里面一些葷話十足、肉戲場面不適合自家孩子。
就這樣。
各自帶著不同心情和認可度的觀眾們跟著人流挪出播映廳。
此刻。
院線的工作人員,看到散場的人流越來越多后,就開始賣力的喊道:
“朋友們,池大編寫的電影同名小說《讓子彈飛》現在有正版發售,書中扉頁有機會領取到池大的親筆簽名。”
院線銷售此話一出,人潮里頓時有不少騷動,朝著聲音方向看去,就可以看到銷售手上拿著與電影海報一樣封面的書籍。當然,這書是在李南池形成劇本后,內容創作組校稿后形成的。
當即,就有影迷隔空問道,“多少錢一本?”
影院銷售小姐姐甜甜的笑道,“全國統一價,跟書店是一樣的,一本36塊錢,跟我們的電影票價也是一致的?!?
“那給我來一本......”
粉絲經濟的效應是強大的,不少紅星影視的粉絲,面對跟電影票價一樣的書價,刷起付錢碼來是并不猶豫。
不過,也不止是粉絲經濟了。
不少準備帶著熱乎的觀影心情回去寫文章的影評人,聽聞有賣電影同名書的,是毫不猶豫的掏錢買下一本。對于他們而言,這電影中的一些細節可能會遺忘,但若有一本書作為記憶的補充,那就是非常好的事情。
所以,這些院線剛進的書,只是經歷了一波人潮之后,就銷售一罄。與此同時,緊貼著首映場的當日第二場排片,也已經安排上......
“首映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