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二十九,禮部右侍郎、國史館總監修賈政上本,言及其母七十大壽,闔府做壽,求恩準敬德皇太后回府省親,為祖母賀壽。
內閣接到題本,涉及到宮內,直接遞到西苑。監國批紅恩準。
八月初二一早,就有太監出來先看方向何處更衣,何處燕坐,何處受禮,何處開宴,何處退息。又有巡察地方總理關防內侍官等,帶了許多小黃門出來,各處關防,擋圍帷,指示賈宅人員何處進,何處行禮,何處進膳,何處啟事,種種儀注不一。外面又有京兆府官員并五城兵馬司打掃街道,攆逐閑人。賈璉賈蓉等督率匠人扎花燈備儀仗類,忙了一日,俱已停妥。
幸好賈妃來省過一次親,賈府上下知道應對,從容許多了。不過這一夜,上下還是不曾睡好。
五鼓剛罷,自賈母等以下有爵和品階者,皆按品級服裝大妝。園內各處,帳舞蟠龍,簾飛彩鳳,金銀煥彩,珠寶爭輝,鼎焚百合之香,瓶插長春之蕊,靜悄無人咳嗽。賈政等有官身男子穿公服在西街門外候著,賈母等在榮府大門外候著。
街頭巷口,俱系圍帷擋嚴。等了不過一刻鐘,忽見一內侍坐大馬而來,賈政忙接住,正是六宮都守夏守忠。
“夏內相,太后娘娘可是出宮了。”
“賈老爺,你客氣了。娘娘這會出宮了,只是要先去自然觀給老太太祈福求壽,需得緩一個時辰。”
一番事變后,幾位內相也是各有結果。戴權和于安良從逆,在太原就被絞刑棄市。吳寶象繼續做內侍省都監,在寶慶公主身邊伺候著,翁德海繼續守著上書房,只是從紫禁城轉到西苑。林受用轉身成了漢王府內侍領班使,在漢王妃薛寶釵跟前效用。紫禁城就由升任和六宮都守的夏守忠管著,在皇太后和皇太妃跟前聽用。
“那夏內相前來不知有什么吩咐?”
“娘娘怕老太太遵禮循制,到府門口迎接。她老人家七十歲了,真要是如此,一是身體吃不消,二是她是老壽星老祖宗,如此一來讓皇太后違了孝道,所以特意叫灑家過來,請老太太、太太到榮禧堂里候著,朝廷禮制,交由小輩們遵循就好了。”
“這怎么能行?這是朝廷大禮制,萬不可荒廢。”賈政把頭搖得跟撥浪鼓。
“賈老爺,娘娘說了,她是來給老太太祝壽了,要是還這般拘謹,那就太沒意思了,她還不如不來了。這是娘娘的懿旨,還請賈老爺全娘娘孝道親情之意。”夏守忠笑得跟朵花兒似的,語氣誠懇。
賈政想了想,也不再堅持了,“那我陪夏內相進去,跟老太太說一聲,謝過娘娘的恩典了。”
聽夏守忠說了原委,王熙鳳說道“老太太、太太且請回房休息。這里就由妾身、寶玉媳婦和蓉兒媳婦候著好了。”
這邊忙亂完,夏守忠回去交旨。這次賈璉按慣例悄悄塞銀子過去,死都不肯收了。
過了一個半時辰,有十幾個小黃門一對對挑著香薰爐過來,各處熏撒。待到除去穢臭之氣,聽到街頭有馬跑之聲。一時,有十來個小黃門都喘吁吁跑來拍手兒。前面來的這些小黃門會意,齊聲叫道“來了,來了”,然后各按方向站住。
賈政領合族子侄站在西街門外,王熙鳳領合族女眷在大門外迎接。
靜悄悄的半刻鐘過去,忽見一對紅衣內官騎馬緩緩的走來,至西街門下了馬,將馬趕出圍帷之外,便垂手面西站住。半刻鐘又是一對,亦是如此。少時便來了十來對,方聞得隱隱細樂之聲。
一對對龍旌鳳翣,雉羽夔頭,又有銷金提爐焚著御香,然后一把曲柄七鳳黃金傘過來,便是冠袍帶履。又有值事內官捧著香珠,繡帕,漱盂,拂塵等類。一隊隊過完,后面方是八個太監抬著一頂金頂金黃繡鳳轎輿,緩緩走來。
賈政連忙帶著合族男子跪下,齊聲道“恭迎皇太后娘娘。”
夏守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