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朝陽透過東邊的窗戶透進來,在茶桌上晃了一下,晃得劉玄眼睛瞇了一下。只是稍微地停頓,他繼續(xù)在那里泡茶。
茶桌上有一個炭爐子,小火正旺著呢,上面架著一把小銅壺,壺嘴那里正絲絲地冒著水汽。高高的壺把立在上面,上面有一個木護手。
在旁邊有一張紫檀木打造的茶盤,擺著一個不大的宜興窯玉麟款紫砂覆斗式壺,一個汝窯青瓷纏葉蔓枝的茶瓶,八個茶白地藍花底平口闊茶杯。茶盤旁邊放在一罐茶葉,擺著一把竹夾子,一把茶匙,還有一塊棉布。
一個行走拎著一個大水壺過來了。
“殿下,水開了。”
“加在這銅壺里。”
“好咧。”
“剩下的放在旁邊,你繼續(xù)去燒水。”
“是。”
等行走下去后,半山堂西廳里只剩下劉玄一個人,他坐在那里,半合著眼睛,看著對面的玻璃窗戶。這半山堂名字不好,必須改名,該什么名呢?紫光閣,和氣堂,還是劍氣沖霄堂?不過這西邊的院子里,倒是可以種幾株海棠花,說不定這西堂就會改成西花廳了。
正想著,楊慎一進來,一掀開門簾子,看到了劉玄,微微愣了下。
“恩師早!”
“哈哈,今兒四郎更早!”楊慎一哈哈哈一笑,走到最里面的位置上。
很快董惜文、韋正孝、杜云霖和周天霞陸續(xù)都來了,大家互相打著招呼,寒噓了幾句,然后各自回到各自的位置上,準備開個晨會。
“丘相怎么沒來?”楊慎一掃了一眼問道。
“我在東華門遇到丘相,說是去都察院有些事,前后腳就來。”周天霞答道。
“那我們先開會吧,待會我單獨跟丘相細說。先說說昨天的事,三省的兵馬已經合圍番禺,老呂的安撫使司已經進駐肇慶了,北洋水師一支已經封鎖的珠江口,這廣南的亂事已經眼見著要平息。這奏折已經遞到西苑去了,我剛瞄了一眼,已經批紅了。”
“北洋水師何制軍、劉署軍聯(lián)袂上奏,要求重整南海艦隊,借此機會組建南洋水師。還有直隸、嶺東、兩淮、江南、兩浙、河南、河東、湖北、湖南、江西、陜西十一地,編練常備新軍事宜。這兩件事樞密院已經批復了,西苑也批紅了,遞到我們內閣就是報個備,要錢要糧。這事還需杜閣老、漢王殿下合計著辦。”
“吏部擬薦,我們昨個圈定的貴州布政使、左右參政、按察使、轉運使、學政等人選,西苑也批紅。下發(fā)吏部,那邊正等著。”
“胡伯恩調嶺東任布政使,謝志清接任兩浙布政使,潘籍接任右參議兼署轉運使,西苑也批紅了。可以明發(fā)了。”
“直隸、嶺東、兩淮、江南、兩浙五地的團練軍退役官兵安置事宜已經告結,吏部和左軍都督府上了總結折子。西苑也批紅了,可以歸檔了。”
“關東分設遼寧、安東、黑江、興安四省,南直隸分設江蘇、江淮兩省事宜,昨個已經討論過第十一次了,關東分設四省異議,南直隸分設兩省,還有異議。等一旬后再議一次,如果還有異議,那就先行關東分省事宜。”
楊慎一一一說著,大家都靜靜地聽著。
“今兒的奏折,我瞄了一眼目錄,有河東、河南、陰山三省清除逆賊余毒的折子,大理寺和刑部就秋決名錄事宜,就請韋閣老審閱初批。”
說了幾件事后,楊慎一臉色變得肅正起來“還有一份是禮部關于明年春闈事宜的奏折。這是這段時期朝中重中之重的大事,我和董閣老會逐條審議,先初批。”
正說著,丘繼良走進來了,臉色不大好看。掃了一眼在座的諸人,跟大家打了招呼,徑直坐回到位置上。
周天霞離他最近,開口問道“丘相,怎么了?”
“到都察院接到了十幾份奏折,都是彈劾董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