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延壽坊,一身便衣常服的劉玄跟李公亮走在街面上,數十位侍衛各自裝扮,混在路人中間,三三兩兩地把劉玄、李公亮兩人裹在中間。
“重明啊,你剛到金陵不過半年,又將你調回來,是我此前思量欠妥當了。原本想讓你實際主持江淮、江蘇、金陵兩省一都分立工作,后來想想,南邊有淳之、志清、文彬,而桂芳等幾位也陸續調了過去,人手足夠了,反倒北邊這里空檔了?!?
“這京兆府還是握在我們手里放心些。”劉玄最后一句話意味深長,李公亮在旁邊心領神會地點點頭。
“所以就辛苦你了重明,累及金陵京師兩邊來回地跑。”
“殿下言重,這是屬下的份內之事?!?
劉玄點點頭,繼續說道“賈化這人,很會做官的,而且非常有眼力勁,你要用好了。用好了,他可以幫你擋一些冷刀冷槍。但是要小心不要被他利用了,捏住他的七寸前途。我會跟他談一次,他是聰明人,會聞弦知意的?!?
“殿下我知道了?!崩罟拎嵵氐攸c點頭應道。他自然知道憑借自己的資歷,驟然擢升京兆知府,肯定會引起各方面反彈,反倒不好了。有了賈化在臺面上拱著,什么明面上都沖著他去。自己一個同知,握著實權,埋頭做實事就好了。
兩人隨意地走著,穿過普慶街,在熱鬧的南市轉了一圈。這里人來人往,熙熙攘攘,關東的玻璃山參,陰山的牛羊皮毛,寧夏的枸杞蓯蓉,青唐的蟲草湖鹽,江南的棉布絲綢,湖廣的瓷器茶葉,南海的香料稻米,嶺東的細磨面粉,還有朝鮮的銅器棉紙,東倭的紙扇漆器,天竺的金銀珠寶,大食的龍涎乳香,都擺在臨街的商鋪里,琳瑯滿目,數不勝數。
還有其余的成衣鋪、典當鋪、藥鋪、茶館酒樓,一派鼎盛喧嘩的景象。
劉玄帶著李公亮走了一圈,找了一家茶館坐下,侍衛們也裝作客人們,將二樓全部占了座。兩人一邊看著臨街的熱鬧,一邊繼續說著話。
“殿下,你可是有方略相授?”
“重明,還記得當年在遼陽,我們的志向?”
“記得,屬下當然記得?!?
“重明,那遠大的理想,只是光憑我們這幾十個,幾百個人是遠遠不夠的。我們以后要建立的還是士大夫共天下,也就是我以前說的精英群體治天下。只是目前這些士大夫們是遠遠沒有達到我的要求。死讀書,讀死書,思維被四書五經禁錮了數百年,難堪大用?!?
“屬下知道殿下的心意。殿下在遼陽時就跟我們說過,真正的士大夫,必須滿腹錦繡,心懷天下,精通務實的經濟和格物之學。”
“是的。那才是真正的士大夫?,F在的士子儒生,讀了幾本經書,滿口的先賢微義,卻無半點自己的主張。一味的清談務虛,滿口的仁義道德,以為這樣就可以治國平天下。道德?那是他們用來約束別人的東西?!?
“殿下此言極為通透,做官不是那么簡單的。做一家商社的大掌柜,都要從伙計、外管事或賬房、二掌柜一步步爬上去,有了足夠的學識,再積累豐富的經驗才能勝任。讀十幾二十年死書,三場科試下來就能做官。風聞彈諫,再多寫幾篇詩賦文章,博得天下盛名,然后居然可以拜相入閣,竊據高位。這也太兒戲了,如此官員,能知什么民生?能理什么政務?”
劉玄聽出李公亮有影射楊慎一、富時景、盧文韜等人之意。他們都是靠文采和所謂“正氣”邀得大儒之譽,名動天下,然后眾望所歸,榮登高位??墒沁@三位處理政務要不偏激,要不糊涂,要不推諉。幸好還有杜云霖、周天霞、丘繼良這樣的官員,雖然也是以文采見長,但畢竟也是做實事,從州縣地方一步步歷練上去的。
“所以我們要糾正讀書人的觀點,只有精通經濟和格物之學才有資格做官,然后要優勝劣汰,一步步競爭上去。我們要讓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