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家商鋪叫“濟壺堂”,是專賣關東陰山青唐等地的藥材,尤其是關東的山參、青唐的蟲草、兩浙的石斛、四川的川貝母、云貴的天麻靈芝,在京師小有名氣。雖然出貨數量和錢款不如絲綢和棉布,但利潤居高,也是賈府重要進項之一。
這家商鋪在南市西北,正陽門以南,這里有兩行金紫醫官藥鋪,如社金鉤家、曹家、獨勝元、山水李家、口齒咽喉藥、石魚兒、班防御、銀孩兒、栢郎中家、醫小兒、大鞋任家、產科,以及其余香藥鋪席。
從“蚨瑞祥”出來轉西角樓大街,往西去到順義街,有張戴花洗面藥、國太丞張老兒金龜兒藥鋪、丑婆婆藥鋪,街尾是唐家酒樓。
街北有建隆觀,觀內東廊有于道士賣齒藥,世人都用之。街南都玄觀,西去西瓦子巷,再南就是金魚池汴了。再往西去是金梁橋街和西大街,里面有荊筐兒藥鋪、棗王家藥鋪、惠民熟藥局、蓋防御藥鋪。
濟壺堂就在棗王家藥鋪和惠民熟藥局之間。而惠民熟藥局是新近幾年冒出來,專出“藿香正氣水”、“六味地黃丸”、“川貝枇杷膏”、“諸葛行軍散”、“清涼油”“人丹丸”“正骨水”等“中成藥”,不需要煎藥熬藥,按病癥增減服用涂抹就是,世間也叫“熟藥”。
轉了兩個街口,轉到了唐家酒樓,迎面看到兩人走過來。打頭的先生,黃袍藍袖,絲拂綸巾,豐儀美髯,香風襲襲,有出世凌云之表。背后跟著個小道童,也生得清秀,捧著個琴盒。但是走近了一看,前面那人的衣服似乎就外面光鮮,里面卻是麻衣補丁。那撲面而來的香風,似乎濃烈了些,不是戀香、云棧等老字號出來的香水,像是南市街攤上賣的五錢銀子一大瓶的那種。
不過兩人的風采卓然,立馬就吸引了賈寶玉的目光。他矚目過去,臉色不由一變,正是多日不見的熟人。那邊見到了賈寶玉,也是又驚又喜,前面的那人正是蔣玉菡,又名琪官。
一行人立即轉上去了唐家酒樓,先開了一間雅座,方便賈寶玉與蔣玉菡詳談。其余人在外面坐了一桌。
賈執事忍不住向焙茗打聽起來。在蚨瑞祥里焙茗見識過了賈執事的本事,以后寶二爺想好生接管外面的生意,只怕少不得他的幫忙,也放下態度,說了起來。
原來這琪官因相貌俊美,唱功了得,一時風靡梨園,馳名天下,在京師權貴中趨之若鶩。就連忠順王和北靖郡王也很看重他。賈寶玉是個愛看戲聽戲的公子,他早就聽聞琪官的大名,常想見他一面。終于有一回在馮紫英舉行的一場酒局上,賈寶玉跟蔣玉菡相遇,一見如故,惺惺相惜。
當時賈寶玉以玉玦扇墜和貼身的松花汗巾相贈,蔣玉菡則回贈以北靜王所賜的茜香國女國王貢奉的大紅汗巾,兩人成了莫逆之交,滿京城都在傳聞他倆的情義。
只是琪官雖為伶人,但心高氣傲。有段時間心情不好,躲在某處私宅里修生養性。結果忠順王尋他不得,便派長史到賈府找賈寶玉要人,結果直接通到賈政賈老爺面前。傳得沸沸揚揚的兩人私情也被政老爺知悉。暴跳如雷的政老爺當即用家法,恨不得要把賈寶玉這個賈府恥辱活活打死。
“幸好我機警,跑去稟告了老太太和太太,搬來了救兵。否則的話,寶二爺還在不在人世可真不知道。你是沒看到,老爺當時那樣子,恨不得把寶二爺生吞活剝,就著醬給吃了。”焙茗在那里表功道,“可能是這廝知道連累我們寶二爺了,便疏遠了,很久沒有往來了,想不到在這里卻是遇到了。”
賈執事聽完這些,看著雅間,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在雅間里,賈寶玉和蔣玉菡先抱頭痛哭了一番,這才手挽著手坐下,說起這些年的經歷。
“忠順、北靖壞了事后,我在京師幾家戲班里碾轉唱了幾年戲。后來被董閣相看中,召進府里去做了供奉。董閣相雖然年近花甲,卻頗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