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帆和薛蘭菊夫妻倆呢,他們聽到嘉楠這么說,都露出了欣喜的笑容,因為他們覺得這確實是一個好辦法。
緊接著,一向沉默的楊平也說話了,“媽媽,媽媽,這么說姐姐要去我們家住了嗎?”
聽到小楊平這么說,眾人都被他這幼稚的童聲給打動了。
于是,薛蘭菊對楊平說道:“是啊,咱們的家也是你姐姐的家,她就是要回家住啊!”
聽完薛蘭菊的話,楊平懵懂地點了點頭;接著,堂屋里再次響起了天倫的笑聲。
……
時間還在流逝。
這一天,李偉軍決定,要陪著女兒去她親生父母,也就是楊帆的家。
很快,楊帆夫妻倆便帶著兒子,剛認的親生女兒,以及親生女兒的養父,一起高高興興地踏上了回家的路。
楊帆家,除了他們他們夫妻倆和兒子楊平,還有楊帆的老母親竇桂梅。
竇桂梅,和周芳齡老人一樣,也是一個年過耄耋的慈祥老人。她非常喜歡孫兒楊平,但是,老人的笑容心里從來都有一個疙瘩,那就是希望在她的有生之年能夠再見到她的孫女萍兒。
也去是上蒼眷顧這個慈祥的老人,終于讓她的孫女自己找上門來。
只不過,在嘉楠做完親子鑒定,在薛蘭菊去子豪家的這兩天,竇桂梅老人并不在家,她去了她的女兒家。
由于有些匆忙和激動的緣故,楊帆忘了將這個天大的好消息告訴母親竇桂梅;但是,當他們準備帶著李偉軍和李嘉楠回家的時候,他終于想起了,如此好消息還沒有告訴母親。
于是,楊帆很快便告訴了母親竇桂梅,得知這個消息的老人哽咽了,她即可便踏上了回家的路。
或許是太著急見到孫女了,竇桂梅老人很快便趕到了家里,在楊帆夫妻倆回家時,便已經看到了母親竇桂梅早已經等待不及。
當然,在回家的路上,楊帆早已經告訴李嘉楠,在家里有一個非常慈祥的祖母。
并且,楊帆告訴李嘉楠,祖母是如此地思念地她,當初剛剛把嘉楠送往南方的時候,她又是如何地寢食難安?
此外,楊帆還告訴李嘉楠,這十五年來,竇桂梅老人十分自責,十分愧疚;因為在十五年前那道士剛剛說完那些話的時候,第一個主張將孩子送往南方的就是老人;在那個時候,竇桂梅比楊帆薛蘭菊封建迷信重一些,所以老人很信任道士。
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那道士的說的嚴重后果也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隨風飄去;所以,在老人心里,一直耿耿于懷,認為當年將嘉楠送往南方純粹是自己的意思;所以,竇桂梅非常地自責,日子過得很不容易;幸好,楊帆薛蘭菊夫妻倆給她添了一個孫兒楊平,這才使得她的心里好受一些。
只不過,在老人心里,她還有一個夙愿,她希望,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能夠見到十五年前送往南方的孫女。老人已經是耄耋的老齡,或許,支撐她活下去的原因,除了有孫兒楊平,再就是那渴望再見孫女的強烈意愿吧!
而嘉楠在聽了父親講述祖母的事跡以后,她的眼眶濕潤了;她沒有想到,在北方,自己還有一個如此愛著自己又無比慈祥的祖母,她老人家不正和自己的外祖母一樣嗎?和祖母一樣地和藹可親。
所以,嘉楠聽了楊帆講了祖母的事跡以后,她只希望可以快些到達家里,因為這樣她就可以早些見到這個可親的老人了。
不覺間,嘉楠便和諸位親人一起趕到了家里。
走到家里以后,竇桂梅很快便迎上前來,一眼便看到了李偉軍和李嘉楠這兩個陌生的面貌,不用多想,眼前這個小女孩就是自己的孫女萍兒。
走進院子以后,還不等薛蘭菊楊帆夫妻倆說話,竇桂梅便趕上前去,立馬說道:“孫女,你就是我的孫女嗎?”
其實,嘉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