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小軍看那顆彈上靶以后,并沒有過去查看,緊接著把第二顆子彈裝入,還是十五克裝藥,還是瞄準原來的位置,又點了一發(fā),第二發(fā)子彈出膛后他倆都聽到了清晰的嘯聲,嘯聲在子彈碰到靶子后戛然而止。
鮑小軍和王啟山同時跑到木靶跟前,只見三個彈痕清晰在目,都有拳頭大的創(chuàng)面,不過蝌蚪子彈的創(chuàng)面稍平滑,子彈都不知飛到哪里去了,有一個木托碎片掉在靶下面找著了,有一個還沒找到,最后在三十米左右找著掉下來的木托,可能是空氣阻力把木托吹掉了。不過三槍的準度都不咋地,最好的離瞄準點足有一尺多,要是打人,全靠拼人品了。
王啟山把李文山找來了看看,李文山也沒想到他看商業(yè)互吹時想到的招這么管用,欣喜的說“威力還真不是蓋的,要是到120米也沒啥問題,不過準度嘛,超過五十米我看就夠嗆了,尤其是這個木托中途脫落,子彈有明顯偏離,所以,這個木托的作用還是挺重要的。”
“如果拿膠把木托和鐵頭粘一起,是不是會好點”,王啟山出主意道。“另外,這個子彈還比較粗糙,如果以后工藝改善,這個準度肯定還能提高。”
“這樣吧,咱們也不管將來,還是你來組織,這種子彈先來三百發(fā),咱們當訓練彈,另外啊,這個鐵頭對槍管損害大,拿皮革包起來吧。“李文山交代,三人交頭接耳一番,就散了。
石灰窯停爐了,燒得石灰還不錯,基本上都燒透了,營建組馬上就把石灰用上了,計劃去做墻基,有這種原料,墻基會更結(jié)實。后勤部正式成立燒窯組,由杜亮飛負責,把燒炭,燒石灰和燒磚的工作全部管起來,積累經(jīng)驗和數(shù)據(jù)并擴大生產(chǎn),工業(yè)上對這幾種原料急需。
捕撈組接了任務(wù)之后,蔣英文組織三名隊員開始向海灣左邊的海岸探索,由于小艇太小,遇見風浪雖然不至于沉沒,但物質(zhì)也保不住,故而去不了遠處,看幾公里也就差不多了。
海灣左邊頂頭有一個角,去探索必須繞過這個角,到達角附近,在這塊巖石上設(shè)一個瞭望哨可以看很遠,但上面荒涼得很,連一棵樹也沒有。繞過之后,四人就沿著離海岸線50米遠的路線航行,一邊走一邊往岸上查看。
這一路全是巖石海岸,走出500米就是海岸山,小艇在崖壁下往上看還得仰頭,崖上連顆樹也沒有。
也可能是他們的說話聲音影響,崖壁上有一個黑影猛然竄出,張開碩大的翅膀,盤旋著看向下面這群不速之客。”是一只鷹呢,他不會攻擊我們吧“。
”這只鷹真漂亮,這翅膀張開不得有兩米啊,腦袋是白色的,好一只雄健的——鷹!“,蔣英文不認識是什么鷹,也不敢惹它,趕緊劃船往前走,并把木矛豎起來,向這只猛禽昭示自己的武力。
鷹一看也知道這群人不好惹,盤旋幾圈后向陸地里飛去,應該是覓食去了,蔣英文記錄下有猛禽,然后繼續(xù)往前探索。一直往前走了五公里,沒有遇到河流入海口,極目遠眺,也沒有。眾人就劃船打道回府了。
回程比較快,大家不聲不響的劃船,在海上沒有動力就是這么苦逼,橡皮小艇連桅桿都裝不了,也不像摩托艇那樣拉風,全靠人肉操控呃。
就在眾人苦逼的劃船時,在離小艇500米的外海,忽然從海面升起一股水柱,噴多老高,”哪兒有鯨出沒“,蔣英文大喊一聲,以前在外海作業(yè)時也看見過,故而不陌生。
”看這個水柱,這個體型,應該是一條小鯨,能有幾噸重,鯨全身是寶啊“,蔣英文直接忽視了鯨是海中霸王的事實,直接把它當成一盤菜了。
”老大,咱們快劃吧,那家伙過來,打個噴嚏就把我們打翻了“,組員趙有富打岔,然后蔣英文邊說著大話,邊率領(lǐng)眾人使勁劃船,躲避這個大家伙。
好在這條鯨對他們不屑一顧,轉(zhuǎn)一圈就往外海去了。眾人回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