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目前社團資源有限,為了鼓舞會員的工作干勁,所有會員實行工分制,每項工作標定工分數額,計入到個人身上,所有的消費和食物也要消耗工分,以后多余的工分甚至可以購買旗下企業的股票,也兌換資金來建立自己的私營企業。
各部組之間也進行工分兌換,比如社團每月給安保組撥付固定工分,然后安保組讓打鐵隊(鐵器加工廠)幫忙打制矛頭則需要支付一定的工分,這樣形成一個良好的經濟循環。為此,新成立的財政組甚至準備發行工分票。
從這么一改,團結社團事實上成為一個政體,隨著發展,將來鐵定會和經濟活動分開,給予經濟以更大的活力。
隨著投票聲通過,社團正式成立。剛開始大家懵懵懂懂,讓投票就投票了,他們沒有意識到,他們釋放了一頭多大的猛獸。
散會之后,新科執委趙鑫去了造船廠,第二條船已經正在建造之中,由于思鄉號太小了,第二艘比思鄉號大了一圈,形制還是一樣,但長槳取消了,計劃吊裝一臺最小的汽車放在艙里,這個汽車將卸掉輪胎,驅動軸連上裝在外面的明輪,驅動船只前行,沒錯,這是艘機帆船。接下來進入關鍵時刻,必須搶時間來壯大。
煉鐵廠的高爐已經豎起來了,在金水河岸邊水流湍急的河段,因為有張云度這個鋼二代,這個爐逼格很高,高爐的煙筒分內外兩層,內層用耐火磚,外層用普通紅磚,內層比外層高出一節,外層和內層之間的空隙是進風口,冷風通過廢氣加熱變成熱風以提高爐溫,爐膛內也拐了幾個彎,說可以讓熱氣多駐留以提高爐溫。鼓風設備準備用水力驅動,現在木工隊的人正在河岸邊豎起水車。
木工隊的這個水車,計劃又給高爐鼓風,又給將來的農田灌溉。農業組的農田也開始規劃了,計劃一期平整出30公頃的土地建立團結莊園,準備種黑麥,玉米和土豆。現在已經組織人員在稀樹草原上挖樹根,做初步平整。
由于農業機械和牲畜缺乏,農業部門壓力很大。還有一個月就要播種了,時間太趕了。
這個高爐設計雖然高端,但設計規模不大,一爐出鐵也就在2000斤左右,也是怕設計能力不夠,先小步快跑。
張云度上回撿回來煤的樣品經最終確認是石墨礦,于是,他和煉鐵組幾個人用石墨和粘土做了幾個坩堝,準備用來攪煉熟鐵和低碳鋼材。
鐵器加工廠的“專家”還研究了做鐵鍋的模子,簡單點說就是兩坨泥砂模,取一個鍋往一坨上坐下去,出現一個圓形的凹型,再把另一坨往鍋里面坐上去,出現一個凸型,把這兩個模型送進磚窯燒一燒,就成為做鍋的模具。到時鐵水往凹模一放,用凸模一壓,冷了一口鍋就出來了。雖然樣子差點,但勝在快速,現在做買賣需要大量鐵器,鍋是必不可少的。
意外后第二十五天,今天是煉鐵爐正式出鐵的日子,因為工作繁忙,來參加出鐵儀式的人不多。
煉鐵組的小伙子打開高爐下部的爐門,鐵水就流出來了,流到爐門下的槽里,由于槽里分了格,冷了以后這個大鐵塊可以敲成小塊。裝在坩堝里再熔了來造鐵鍋。
“云度,什么時候能出熟鐵啊,軍工等著用呢”,李文山問張云度,“應該快了,我在那邊弄了一個小一點的反射爐,坩堝也有了,不知道爐溫上不上得去,如果爐溫上去,能直接得到熟鐵,如果上不去,那就得靠朱從彬哥哥的一身肌肉來錘打了”,旁邊的朱從彬聽見了,也沒搭理他們,只是囂張的鼓了鼓胸肌。
“這一鍋大概能出多少鐵?”劉星林在旁邊打岔,張云度回答“估計能出一千多斤,沒裝滿,先試試看。”“看看這鐵水,都是錢啊”趙鑫在旁邊慫恿“一口鐵鍋能換一張紫貂,一張紫貂在江南能換回一頭驢回來,百倍利潤是沒問題的”。“我靠,真的假的,”有質疑的。“那多少鐵鍋能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