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足15歲的小孩7人。年齡結構還算合理。
接下來和張秀才的村莊用糧食交易了若干土布,然后把新移民運上船。然后往金州而去,由于是逆風,船得戧風行駛,也沒開輔助動力,反正時間還夠。
第三天早上到達了金州港,李朗科如約而來,他領來了50余名移民,大概十余戶吧,都是自愿出海。這里面5個五十多歲的老人,不滿15歲的小孩21幾個,剩下是青壯男女。劉云飛出面,把多出來的糧食全部賣給李朗科,并且額外支付了李朗科50兩銀子的謝禮,李朗科也是高興,承諾以后還組織移民,常來常往。
思明號也不廢話,補給完畢,直航長崎。
因為要等待李國助的船從明國江南返回,所以,思明號也不著急到長崎,就沒有開輔助動力,而且由于不時有大陸風,思明號切風行駛的比較多,不過就這樣,思明號也用了十天才到達長崎。
由于是長途航行,思明號特意沒有裝載太多移民,不過小100人在船上也是緊緊巴巴的,還好,衛生組的方君平醫生在船上,給移民檢查身體,合理安排飲食,如廁等,然后趙鑫對移民進行軍事化管理,男女分開,每天安排勞動或訓練,孩子們也組織起來在船上干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讓大家閑下來生事,大家倒也朝氣蓬勃,沒有出現意外。
等到了長崎,李國助的貿易船隊還沒有回來,因為江南到日本長崎是東西向的航線,不管是南風還是北風,全年都可以切風航行,所以這條線路比較繁忙,只是這條線控制在大海商手里,大海商則和江南權貴和士紳階層聯絡緊密,如果沒有后臺,一般的商船是不能在幾個大的沿??诎犊堪兜?,史書說明朝亡于內憂外患,實際是亡于財政枯竭,大航海時代的貿易流帶來的財富,沒有進入國家的財政收入,倒是流入了權貴士紳的腰包,他們越來越肥碩,確眼瞅著國家崩塌,大樹倒下…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如果社團直接去江南貿易,如果沒有門路,還要頗費一番周折,還不如交給李國助這樣的大海商,可能收益還要大些。
在長崎外海的島上有李國助家的莊園,移民們暫時下船修養,社團會員則在焦急等待李國助的船隊回來。
劉星林,劉云飛,高橋秀家則受李國助邀請在長崎的居所里品茶,劉星林向李國助介紹此去遼東的見聞,然后,劉云飛還把那邊的商業調查報告拿出來分析“我估計未來很長時間,遼東,還有遼西的糧食一定是短缺的,整個北方地區都會缺糧,指望山東浮海支援也是杯水車薪,甚至會因為糧食供應不足,朝廷在半島的勢力會土崩瓦解,未來遼海不缺銀子,但是缺物質?!?
“這條商機不錯,不過本號在遼海沒有根腳,而且,這條商道一直是沙船幫在跑,我是插不進手去。”
“我團結社團愿意高價引進移民,或者用毛皮和鐵器來換,只要李公子能夠運到這個長崎外島上,我們自己的船過來運,您看怎樣?”劉星林突然說道。
“這個嘛,我們要取得沙船幫的許可,上下還要活動一二??!”
不就是錢的事嘛,一番討價還價,談下來30兩銀子一個移民的勞務費標準,老人青壯男子青年女子未成年人是1:5:7:10的比例,比例之外的勞務費打三折,本協議引進人數為500人,在今年10月底以前到位,十月底以前也該刮北風了,他們順著南風上去,賣掉糧食等北風起的時候再下來,倒是很順。
這個協議老劉硬著頭皮簽了,執委會雖說給他權力,但不代表回去不挨收拾,自己移民的成本也超不過15兩,這花30兩的高價肯定要受到彈劾,不過林教授那邊應該過得去,畢竟他女婿也點頭了,而且這些一線干部知道移民的重要性和難度,應該不會太刁難,但冷春山那邊肯定要提出不同意見的。
現在不就是咱們運力緊張嘛。細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