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劉、顏二人卿卿我我的溫馨時刻,大洋彼岸的趙鑫終于決定正式登陸了,他選擇的登陸點是后世哥倫比亞河口里的阿斯托里亞小鎮(zhèn)位置。
“真是一塊物華天寶之地啊,就像一個窈窕美人,看著就讓人流口水啊!”趙鑫看著秀美山川,感慨的贊嘆道。
“問題是這一路過來有一大堆美人呢,趙哥的口水也是夠豐富的。”朱顯強在旁邊揶揄道“您說一路過來那么多好地方,怎么就選擇這里呢?”
“這個海灣里面那條河后世叫哥倫比亞河,從這里沿河上去就能直到洛基山脈,再翻過一座山就是美國中部的密西西比大平原,而且大河兩岸,盡是宜耕宜牧的好地方,這是一塊多么巨大的寶地啊。咱們沿河而上,大把地盤到手哈。”趙鑫指點江山,然后轉(zhuǎn)頭一問“咱們這里有沒有人姓哥的啊?”
“報告船長,好像就本人姓葛,叫葛大強。”有人搭話。
“看見海灣里面么?那里面有一條大河,看見了沒有?”趙鑫問。
“看見了”葛大強回答。
“好,這條河就是你發(fā)現(xiàn)的。”趙鑫判斷,“所以,我宣布,葛大強發(fā)現(xiàn)的這條河就叫葛江!”
一聽趙鑫的命名,朱顯強在一旁直翻白眼,心想,這要是林教授在,不得被氣死,未來的珠江級水道,被命名的這么沒氣勢,就應該叫“朱江”嘛。
眾人紛紛準備,不一會就有人駕駛小艇登陸了,朱顯強非得擠上去,然后到岸之后,還做了一個歷史性的動作,把一只腳緩緩的踏上美洲的土地。而趙鑫則在船上感慨萬千。
這個地方是趙鑫精心挑選的,營地的右手邊不遠,有一條河流,在河流兩岸是大片的宜耕土地,當然,現(xiàn)在全是森林和草地呢。
“這是社團在美洲要控制的第一條河流,不如咱們就稱她為為“伊河”怎么樣?”趙鑫提議。
“好名字,我對趙哥的景仰猶如滔滔伊河,連綿”朱顯強開始拍馬屁。
營地的位置是一個半島,這個半島的位置還不小,作為一個鎮(zhèn)來說是綽綽有余。不過將來作為社團的中心還不行,社團中心還得往葛江的上游去。
而且這個地方在海灣深處,還比較隱蔽。就是有船從外海經(jīng)過,不進來是找不著的。短期的安全還是很讓人放心的。
趙鑫的規(guī)劃是先把房屋和防御圈建起來,因為上游還會有印第安人的威脅。這片土地的印第安人可是不小。
然后是就近開墾土地,大概有十幾公頃能叫人先立足就行,還要組織狩獵,捕魚工作,以能生存為基本條件。另外還要建更多的木屋,因為后續(xù)的移民會源源不斷的到來。
“趙哥,這里的樹真的很大啊。”朱顯強和趙鑫一人拿著一把鯤須弓在對著一棵樹練箭。
“當然了,這里氣候濕潤且溫和,不容易產(chǎn)生森林大火,所以樹木能長得很高大,曾經(jīng)有人在一棵樹里挖了一個大洞,這個大洞能走過一輛汽車,你說這棵樹有多大吧。”趙鑫解釋道。
他們已經(jīng)在此呆了二十多天了,因為要猥瑣發(fā)展,所以也不敢到處瞎逛。也是百無聊賴,就在營地附近組織人員練箭。而箭靶就是一棵大樹。
這次過來,所帶武器不光是熱武器,還有冷兵器,刀啊弓箭什么的,甚至還帶了二十領盔甲。簡直是武裝到牙齒。
不過還好,營地建筑和防御設施已經(jīng)基本建設完畢,部分農(nóng)戶已經(jīng)在燒荒和平整土地。也不怕黑煙讓周圍印第安人看見了。
防御不成問題后,朱顯強帶領一支勘測隊乘坐小艇沿伊河上溯開始勘測伊河兩岸的資源。
“你看,離朱家鎮(zhèn)2公里的位置有一條小支流,水流湍急,看來落差不小,將來在這里可以設立工坊,記錄下來。”朱顯強對勘測隊員說。
“我們主要是找到鐵礦,將來建設基地要用到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