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大員考察團的工作節奏是非常緊湊的,考察,總結,改善,指導,涉及大員開發公司的方方面面。在緊張忙碌的工作中,1622年的春天終于來到了。
時間進入3月,考察團任務圓滿完成,將乘坐“思江號”返回本部。同行的還有王啟山的思南號,他是往大員送移民的,然后跟隨“思江號”回長崎,順便給顏思雨運送一些貨物。
王啟山去年中間回了一趟本部,出來的時候把高橋秀家帶到長崎了,根據執委會的意思讓他們在長崎設一個商館,做一些生意,主要還是了解一些日本各階層的情報,為社團的日本政策決策依據。
同樣的,高麗那邊也以團結商社的名義在釜山設了一個商館,讓孔乙成負責,作為交換,孔乙成把自己的家眷領到本部居住。
孔乙成的任務就是從高麗購買糧食,還有雇傭一些工人給社團搞建設,如果有人愿意移民也是可以接納,收集情報也是應有之意。
思江號和思南號停靠在薩摩藩所屬的一個小島上,這個島是顏思雨讓她哥從薩摩藩手里租過來的,反手又租給社團了,這個島本身人煙稀少,作為移民中轉站不顯眼,而且上面還有顏思齊在薩摩藩那里的關系,所以規模大一點也沒有關系。
而李國助在長崎外島上也僅僅是一個莊園,規模不能擴大,本身也裝不了多少人,而且島上本身人不少,做起事來有些礙眼。
“這個島位置不錯,現階段能收容多少移民呢?”林紀元問王啟山。
王啟山道,“目前能收容1000多人吧,現在是夠用,但往后還有擴建的空間。”
“以后北美船隊也可以直接從這里拉走一部分移民,這里往東,就可以直接走北太平洋航線到達北美。”
眾人在這個叫黑島的小島上呆了兩天,然后思江號帶著考察團成員返回本部,而思南號繼續在這個區域活動。
三月底的本部,海冰已經解凍,海灣里還有大塊大塊的浮冰,從南面高文島過冬的船只陸續返回,進海灣時要小心躲避著這些搗亂者。
港口棧橋的冰雪早已清理干凈,但金水河等陸地河流仍然冰封,在河冰上面,厚厚的雪讓朔風吹成亂七八糟的形狀,河上的廊橋還是車水馬龍,不過入冬前高高的礦石堆如今只剩下一小點了,大部分都被工坊區這只巨獸吞吃干凈。
思江號到達本部,受到留守本部的社團官員熱情的迎接。
“大員淡江鎮的建設非常好,有很多經驗值得我們學習,有一點就得借鑒,淡江鎮的市集街道,那是整潔有序,比我們本部還好啊。”林紀元跟大伙說。
本部的紅樓、一號樓和東跨院是一個建筑群,當時是因為急迫落腳,考慮倉促,絲毫沒有美感,后來在北面建了一個街道,建筑隊建了大量的門臉房,租賃給社員們從事商業和手工業生產,熱鬧倒是熱鬧,但是總讓人感覺到有點亂。
原海洋之星廚房的劉大廚在這條街道上開設了一個海星大酒店,執委會成員和主要官員就在他家吃接風宴,由于劉大廚有門路,能弄到好的食材,加上手藝也確實不賴,人緣也好,所以他的酒店天天顧客盈門,忙都忙不過來。
大家對林紀元的話是深以為然,不過苦于本部草創的時候先天條件不足,這塊地方就這么大,又要搞農業,又要搞工業,總是不能得心應手。
“要不我們征用一部分團結莊園的耕地用于工業和商業吧,然后在玫河兩岸再開墾出更多的耕地來補償一下”,冷春山提出一個方案。
眾人思考良久,終究也沒有反對的意見,林紀元也點頭應允了。
整個冬季,造船廠干一陣歇一陣,不過又一艘思雨級也沒落下,再過十幾天也該下水了,由于一部分工程師南下大員,所以玫河口造船廠那邊并沒有造思雨級,現在有兩艘海車船在船臺上,不過本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