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一時是一時,最后也只能祭出大招,有錢能使磨推鬼,好多走私船都是這么干的,不同的是這個走私規模有點大而已。
今年拉走15萬人,就算是到封凍前有200天,平均每天就要拉走750人,一艘船拼命裝,也只能裝200人,一天得三四條船呢,趕上緊張,一天十幾條都有可能,這么大的規模,只能糊弄一天是一天了。
王啟山和黃臺吉商議好協議,便回到金州,安排齊金寶趕緊調一批高麗船員過來,同時通過崔佳仁和孔乙成招募一批高麗海商,讓他們來做這個走私的活。
其實,目前的明朝對遼東的封鎖是很嚴的,要不接下幾年的遼東饑荒也不會那么嚴重,基本上從海路斷絕了建州部的貿易來源。
不過以明朝下層軍官的尿性,花錢辦事還是可行的,社團也不想跟明朝沖突,影響大計。要不是這50萬移民太誘人,社團肯定是有多遠躲多遠。
在金州交代完工作,王啟山跟船就去了白翎堡,他將在白翎堡坐鎮操辦這次任務。在船上安靜下來的時候,他也在深思,“我t將來在史書上肯定要留下一筆,不知道是因為拯救百姓而流芳百世,還是因為溝通韃虜而遺臭萬年呢。”想完,好一陣惆悵
王啟山到達白翎堡時,恰逢李永華指揮的“明珠號”在白翎堡裝載移民,王啟山看見明珠號,心情立即好轉起來。
“趙鑫這小子真有兩把刷子,我夢寐以求的大蓋倫,誰知這就實現了,而且這大家伙比蓋倫可漂亮啊!”
“這個大胖妹子,別看她大個,跑起來可輕盈了,簡直是騎在海浪上跑啊,別提多爽了。”李永華一付豬哥的樣子。
這次從大員過來,他拉來了400噸土豆,現在已經入庫了,正在裝載移民回大員。
“還有,上次進行齊射實驗時,一側十門大炮猛然打響,那動靜,簡直就是驚天動地,那感覺嘖嘖嘖”,李永華故意氣王啟山。
不過王啟山還是沒有搭理他,“咱們社團的力量越來越強了,自己強了才有安全感,有這個巨艦,我們就會有上臺面的機會啊。”
他是真想開著這個巨艦,去遼東灣里溜達一圈,震懾一下各方勢力,不過,社團還不允許,還要韜光養晦呢。
“我來的時候,司馬謙那家伙,帶著福船隊,從安南峴港一船又一船的往淡江裝稻谷,那邊稻谷才合12銀元一噸,真是便宜啊,可惜的是,船不能裝什么貨物過去交換,只能帶現銀去買,”李永華說起安南買糧的事。
“空船過去確實有點可惜,他們那邊咱們沒有什么可賣的東西么?”王啟山問道。
“安南那邊氣候炎熱,出產眾多,我們主營的毛皮,鐵器工業品,還有腌制肉類等,那邊的需求量太小,形不成大宗貿易,最近跟安南還是因為驅瘴丸的銷售才不至于出現大的逆差。”李永華說道,“不過最近可能有一個突破,上次司馬謙在峴港用驅瘴丸救了一個患瘧疾的葡萄牙人,這個葡萄牙人幫忙聯系了一些業務,社團可以從東海區域裝一些絲、茶和瓷器等傳統貿易品去峴港賣給葡萄牙在峴港的商站,雖然賺不多,但好歹能貼補一些費用,而且,葡萄牙人對驅瘴丸非常感興趣,已經計劃大量采購,去印度和東南非洲銷售。”
“還有一個消息。去年冬季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商務代表又去了淡江港,趙鑫給他下了購買稻谷的訂單,他們正愁沒有貨物從南洋來大員,荷蘭代表說從爪哇購買稻谷運過來,差不多到淡江港的價格是一噸30銀元吧,趙鑫也認可了,”李永華繼續說。
王啟山問道,“他們能拉過來多少呢,荷蘭人跑這條航線的船不多吧?”
“也就是五條船,裝1000噸,利用裝香料的空隙裝點糧食,到淡江卸下糧食,裝上生絲、茶和紅糖,再購買點大員鹿皮販賣到日本”,李永華說。
“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