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之心駛出海灣后,與在外海等候的四艘明珠級運輸船組成編隊,還是和試航時一樣,海洋之心在最前面,四艘明珠級依次排成縱隊,浩浩蕩蕩的向南面駛去。
現在海上的風向還是西北風,船隊可以說是順風航行,四艘明珠級沒開輔助動力,甚至只能掛半帆,以免速度太快超越海洋之心,而海洋之心因為沒有帆裝,只能一直開著蒸汽動力,機房里機器吭哧吭哧的響聲被船體傳導向每一個成員的耳膜,兩側的大明輪歡快的轉動,明輪上的葉片撥弄著水花,發出嘩啦嘩啦的響聲,甚是熱鬧。
從上船開始,船長趙鑫就要求乘客執行物資管制命令,船上淡水很寶貴,每人每天除了飲用水和一點點漱口刷牙的水,其他用淡水一律禁止,只有等到達補給港時才能痛快的洗澡洗衣服。
前面航行的一站是高文島,船隊在高文島補給后就航向東方穿過蝦庫海峽,沿千島列島到達溫泉港,這也是北方航線的常用航行模式。
執委會從上船開始,林紀元就召集了研討會,研究的肯定就是到達北美后的建國方案草案。
草案在此之前早已形成,現階段討論的主要是一些實施的細節。
“對未來的官僚機構的規模,我有些看法,我認為官僚機構的效率不在于他龐大不龐大,而在于他是否公平,是否被有效的監督,農耕時代,因為生產力不足,龐大的官僚機構是廣大老百姓的沉重負擔,但是到了工業社會,就不一樣了。”冷春山一邊斟茶一邊侃侃而談。
“資本主義和工業社會,不是說物資不夠,而是物資過剩,需要龐大的消費群體,所以適度的官僚機構就是一個龐大的消費群體,對經濟有刺激作用,另外,大量的基層官僚又方便對基層的管理,上層的政策和方針能順暢的貫徹執行到底,而且能讓基層民眾的素質整體跟上國家層面,實現上下和諧社會,反面例子就是明朝的皇權不下鄉造成對基層的失控,導致大量貧困戶和文盲,不利于國家整體素質的提高。”
這個話題讓在座的人興趣大增,李文山問道,“那精簡機構的意義就小了么?”
“精簡機構是必須要實行的,不這樣,往往是基層人員不足,上面疊床架屋,所謂上面千條線,底下一根針就是如此,”冷春山不愧曾經是體制內的人物,“精簡機構和人員主要是壓縮和汰換,壓縮則是讓上下的線能交錯,形成一張網絡,汰換就是讓人員的積極性提高起來,老有一把刀在頭上懸著,誰不得小心翼翼。”
“這不還是咱們后世那一套嘛,最后往往是越精簡越多。”李文山身子往前靠一靠,說道。
“那是有問題的,大家又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能精簡下來才見鬼了。咱們這個不能讓各層的議會當橡皮圖章,必須把他們調動起來,得罪人的事情他們去干,讓他們對各級官僚和機構進行監督,而上級以這些監督意見為權重打分,分數低的就汰換或分流,也不能一擼到底,可以降職或調崗,年齡到了則二線,這樣上層的工作才好干。”冷春山解釋道。
“那這樣一來,權力會慢慢的向議會轉移,也會變成一種西方的議會民主制?”張小娟在旁邊問道。
“哪一種制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的政體怎么實現不脫節,在后世有一種很重要的制度就是信訪制度,開國領導建立了平民社會,百姓可以通過信訪來反映基層問題,還有媒體評價的權重,都是一種很好的平衡上下關系的工具,還有高考和公務員制度,保證底層民眾的上升渠道,這樣做到上下不脫節,中央和地方不脫節,構建和諧社會就是如此。”冷春山談性正濃。
“在權力分配上咱們可以借鑒后世的美國,美國名義上總統擁有最高權力,而總統是民眾票選出來的,但實際上,真正的權力在大資本家,金融寡頭等少數富人手里,他們利用經濟政策、媒體和金錢來控制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