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遇到的人很多,張云度、朱從彬、馮小強、鄭國輝、丁俊懷、杜亮飛等人不約而同的出來閑逛,再后來干脆冷春山和趙鑫也加入進來了。
林紀元一看這么多人了,說道,“朱顯強在公共大食堂給咱們安排了晚宴,這個時候還沒到飯點,那咱們也過去吧。”
一眾人等直奔公共大食堂而來,朱顯強正在忙乎,見大領導來了,連忙上來招呼。
“領導們來得夠早的,咱們人多,為了熱鬧點,就在食堂前面的廣場搞篝火晚會,外面社員那邊也準備這樣搞,大家一起熱鬧熱鬧哈。”
“行,這樣好,不拘束,大家唱歌跳舞,喝酒聊天各不耽誤,盡興就好。”林紀元很認可。
眾人在食堂偏廳找了一個地方坐下,繼續剛才的話題。
“領導,我覺得馬幫的運輸量太少,代價高昂,往后翻山移民的成本很高啊。”張云度提意見。
“得走七百多里的山路,光走路就要差不多七八天,還有一應物資,這個規模大不起來的。”丁俊懷也在分析。
“我有一個想法,可能又要花錢了,”趙鑫從旁邊說了一句,然后眾人齊齊的望著他,讓他還有些突兀。
“我們現在已經掌握船用蒸汽機,鐵路用的動力機械應該不成問題了吧!”趙鑫問道。
“對啊,這個主意妙,鐵路的會更簡單,動力絕對不成問題,問題是鐵路本身吶!”鄭國輝茅塞頓開。“鐵路蒸汽動力功率小點也沒有關系,所以小型化不成問題。”
丁俊懷則說道,“我剛來,等安頓下我去那邊轉一圈,看看構建鐵路有沒有可行性?”
“我倒是去看過,那邊地質復雜,現有路徑修建鐵路的難度太大,修建好了也有可能因地質災害損毀。”張云度說道,“那里屬于黃石火山活動區,不時有地震,山洪,泥石流等地質災害,不好搞。”張云度分析道。
“不過我們如果從北面的支流小蘭河往西翻越黃石大山,這里是后世美國的克拉克河地區,翻山路比較平緩,而且地質活動平靜多了,修建鐵路或許可行,只是距離要增加到大概五百公里。”
張云度的說法立即激起了幾位大佬的興趣,而鄭國輝干脆提議,在黔江上游某處修一條試驗性質的鐵路,那個地方因為有瀑布的原因,航道被切斷,需要大概5公里的騾馬道轉運,干脆把那一截改成試驗鐵路,積累技術。而且所用人力和投資規模都不大,關鍵是可以收費,從北海鈔行貸款應該不困難。
鄭國輝的這一個提議立即讓虛無縹緲的鐵路計劃落入實處,但是這群人精更看中的是將來鐵路公司帶來的巨大利益,周圍閑逛的一大幫人都尖著耳朵過來聽了。
這個試驗鐵路的運營鐵路公司肯定會是將來黃石翻山鐵路的運營公司,甚至在遙遠的未來可能運營連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北美大陸鐵路,這里面的利益可就大了去了。
不過林紀元講話讓大家舒了一口氣,“這個試驗鐵路公司先由團結基金會投資,優先吸收會員占股,回頭讓鄭國輝、張云度、丁俊懷拿出一個方案吧。”
大家一聽這事,立即開始轉向鐵路新貴的三人,極盡阿諛奉承之能事,把幾位大領導撇在一邊了。
天色盡墨,篝火晚會正式開始了
就在眾人關注翻越黃石大山的交通狀況時,黃石東坡的麻源寨,新翻山過來的勘探隊長李玉民正和新鮮出爐的第六護衛隊的隊長陳亮還有一眾勘探隊員打屁聊天。
這個麻源寨旁邊的土著村落因為跟護衛隊結了梁子從而被護衛隊一鍋端,陳亮回憶起那些事情真是眉飛色舞,讓錯過那次任務的李玉民還很好奇。
“咱們當時糾集了二百多人啦,順流而下來到,喏,就是咱們這個村子,當時他們還想跟我們硬拼,我們什么裝備啊,一水的燧發長銃,而且還有刺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