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閉勢在必行吶,上游收秋之后,大批的人員和物資該漂下來了,而且冬季在麻河流域都是封凍,人們窩在那里啥也干不了,不如多下來點人搞點事情?!?
“要是這樣的話,那還真的可行,我看咱們趕緊勘測完事,然后回去交差,也讓領導們早點準備準備吧?!睆埪樽酉胫s緊把這幫大爺給送回去,免得夜長夢多。
“你說咱們是不是把附近的幾大勢力探一探,看看他們的實力到底怎樣,將來會不會對我們造成威脅呢。”徐安邦卻不想這么快的回去,老想搞點事情,于是和張麻子商量。
“快拉倒吧,刺探他們的虛實,萬一打草驚蛇怎么辦?不用擔心,咱們下來個幾百人,這些部落都不算個啥了?!睆埪樽幼孕诺恼f道。
徐安邦心想,也是這個道理,萬一打草驚蛇,讓這幾家有了準備,到時開拓隊過來,連腳也落不了,平白的增加了開拓的難度。也不強求再收集更多情報了。
接下來連續幾天,隊員們把周邊勘測了一個底兒掉,便帶著詳實的勘測資料返航了。
回去的時候勘測隊員不再進行勘測活動,所以船隊車帆并用,雖然逆水,但是風向順利,加上對沿途的地理比較熟悉,速度也比較快,在公歷的十月下旬就回到了麻河交匯口的出發基地。
在此之前,親自就任麻河流域開拓總指揮的趙鑫就已經做好了準備,不遺余力的打造了五十幾艘同型號的內河車帆船,同時準備了大量的物資,主要是耐儲藏的食物,大幾百人人吃馬喂的,可不少消耗,而且整個冬季麻河流域封凍,也給不了下游一點支持,這段時間就全靠開拓隊自己了。
趙鑫在開拓大員時就已經積攢了豐富的開拓經驗,現在尤為如此,而且現在的條件比那時好太多了,唯一的遺憾是因為雷白鐵路還在紙上,翻山路線不能送過來大量的物資,光靠麻河流域自己生產也有點捉襟見肘。
比如防御神器鐵絲網就不能生產,靠著翻山路線運輸過來代價太大,所以還是只能采用木柵欄來防御,初期整個防御堡壘還是以土木結構為主,等新據點的磚瓦窯修建起來后,再慢慢的換成磚瓦結構了。
當勘測船隊回到前進基地時,趙鑫在第一時間就召見了勘測隊長徐安邦,把這次所有的勘測資料都看了一遍,大面上的資料和趙鑫預想的條件一致,但是對當地土著部落的武力描述讓趙鑫也謹慎起來,連忙調集一些軍用物資進行補充,這是要打仗的節奏啊。
無論在葛江或麻河流域的土著,因為地理的原因,土著的勢力較小而且分布零散,所以這個歸化和統戰工作做起來要相對輕松一些,他們根本形不成抱團的勢力,或者說他們在抱團之前就被社團的武裝給打散了。但是在美河中下游地區,文明的形成時間要早,而且那處類似于長江流域的所在,土地肥沃,而且緯度還特別合適,養活了大量的土著部落,在那里開拓,必然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和代價。
好在他們都是低階的文明,社團這種高階的文明對其有莫大的吸引力和強大的碾壓能力,假以時日,全部歸化過來也不是不可能的,前提是封住西方人通過美河口對該流域的影響,不能讓西方殖民者染指這片肥沃的土地。
趙鑫也不再等待了,便首先命令開拓先鋒隊出發,一支十五艘的船隊載著三百多名武裝墾殖民和大量的建筑材料浩浩蕩蕩的往下游駛去,幾艘長條形的內河蒸汽輔助動力通訊船則負責前后隊之間的通訊。
這種細長船型的通訊船航行阻力小,而且加裝了一臺小型的蒸汽輔助動力,沒有辦法,大型蒸汽機搬不過來啊,就這幾臺小機器,還是拆開了費盡九牛二虎之力弄過來,在這邊基地再組裝完成的。
先鋒隊的目的是在墾殖地構筑好防御的營地和隊員們居住的簡易住宅,方便開拓隊整隊能夠落下腳跟,船上帶的食品類補給物資不多,主要是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