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日,羅汝才帶人專程去了一趟黃家寨,買回來不少的兵器干糧,但是甲胄舍不得多買,還是價格比較貴,僅僅買了十余領。
這一趟羅汝才親自過來,除了買東西,還存著和黃家寨的人建立聯系的心思,他們流動作戰對這些有用的物資需求量相當大。
待采購完成后,羅汝才便回到山寨,帶領所有的手下往北走去,準備再次踏入陜地,完成拯救父老鄉親的重任。
而在陜北和寧夏交界的橫山地區,活躍著另一支義軍,首領的花名喚作神一魁,至于說本名,可能連神一魁自己都不太清楚了。
神一魁的隊伍中最近新入伙幾個人,有蒙古人,還有一個看上去有些文化的漢人,這些人其實就是后金岳托派過來的情報人員,家眷都在后金統治區里,成為牽制他們的人質,使得他們必須聽命于后金的指令。
這些人來了就給義軍帶來了收獲,在他們指點下,神一魁義軍襲擊了一個漢人商隊,繳獲了很多的兵甲武器和物資,但是主事和領頭的都跑了,剩下的伙計就被裹挾進了義軍擔任嘍啰兵。
這個是岳托扶持陜北地區農民義軍計劃的一部分,岳托的計劃是把這個地區的義軍整合起來,給他們一定的物資和武器,還有具備戰斗經驗的軍師級人員,提高他們的戰斗力,然后去明朝的核心地域流竄,讓明朝持續不斷的失血,這是黃臺吉削弱明朝實力的大戰略的一部分。
因為后金已經控制了整個漠南蒙古草原,事實上和明朝的陜北和寧夏接壤,使得這個戰略方案得以實施。象神一魁等義軍首領并不知道自己的背后還有后金的默默支持。
從萬歷年開始,氣候發生了緩慢的變化,而且隨著草原退化,林地減少,陜北地區的沙漠化日趨嚴重,在這里的老百姓生活一年不如一年,還得受士紳地主的盤剝,另外,陜地還有一個最大的地主,從朱元璋那時就傳下來的秦王一系藩王,關中幾乎最好的土地都被收為藩地,盤剝百姓更為嚴重。
加上這些年的災害,這個區域的百姓可謂民不聊生,但是這里又離海岸太遠,除了部分往河南逃荒的饑民被移民中介弄走之外,大部分人還是在本鄉本土煎熬,民間到處是干柴,只要星星之火就可以劇烈燃燒起來。
羅汝才先回到自己的老家延綏鎮,回來之后他倒不敢大張旗鼓的鬧啊,因為這里的延綏巡撫大人是大名鼎鼎的洪承疇洪大人,洪承疇和歷史上不一樣,因為農民運動的烈度不算太高,老三邊總督楊鶴還沒有卸任,所以洪承疇這段時間還在延綏巡撫任上混日子。
這個洪大人頗有手段,對付起義的義軍頗有一套,很多義軍首領都被他割了腦袋,兇名在外呢。
不過因為饑民太多,加上正值青黃不接時候,羅汝才輕輕的振臂一呼,便有無數的饑民家庭響應號召,揭竿而起。
短短十余日,羅汝才便組織了三、四千人,他把這些人分成了丁營、女營、老營和孩兒營,顧名思義,丁營是一水的男丁,這些人是負責打仗,干活,搬運東西行進的,女營都是婦女和年幼的小孩,老營那就是老人組成的營了,至于孩兒營則是半大的男孩組成的營,半大的女孩都去了女營。
明末的農民軍,最大的特點就是流竄能力強,打仗的手藝不咋地,但是跑路的技藝可是一流,他們創新性的把所有人進行分營,對壯丁的家眷進行控制,讓壯丁死心塌地的為義軍賣力氣,同時對女營和老營進行管理,讓他們也能趕上大軍行進的步伐,這些方法都是農民軍在長期戰斗中形成的經驗。
農民軍在一個地方活動,把所有人的家產物資全部沒收,人員全部裹挾入營,這些人入營之后,男丁僅僅發給一根木棒等簡陋的兵器,給予少量的食物,也就是維持不餓死而已,在和官兵戰斗過后,能夠活下來的便升上一級,如果獲取戰功的直接進入核心隊伍,不過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