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承疇快速平定了關中的神一魁動亂,也使得其他幾股農民軍處于觀望狀態,暫時不敢前往關中去惹洪承疇,象高闖王部干脆渡過黃河進入山西地界發展去了。
整個關中平原則滿目瘡痍,一片蕭條的景象,各地殘破的村莊,搜索參與流匪的軍士,揭示著關中經濟遭到了沉重的打擊。
唯一額手相慶的是社團的移民代理,這一年多來,前前后后從陜地弄走十幾萬移民,大大填充了移民數量的不足。
而且不光是移民數量的滿足,移民的質量也不錯,尤其是神一魁從關中裹挾入營的流民,有很多是高素質的人才,讀過書的,學過手藝的大有人在,甚至不光是神一魁裹挾的人,洪承疇的軍士還淘換出不少“通匪”的罪人,最后這些人也被軍士們賣給了三腳彪。
洪承疇軍事集團這一次從移民代理人手里至少拿到了三十萬銀幣的中介費,成本那是一分也沒有,他麾下的軍士們非常的高興,個個笑逐顏開。
洪承疇趁機給麾下的各總兵、參將們做工作,讓他們加強軍事訓練,提高自己的戰斗力,意思是這些錢別都自己揣到兜里,也要拿出一些來改善武備和訓練,他要求至少要組織一個人數在兩千人以上的家丁隊伍,至于普通衛所兵,那還是算了吧。
社團的移民來源,除了陜地的這一劑大補藥,還有一個大宗的來自山西,在崇禎六年的春季,山西的一支流寇沿桑干河侵犯北直隸,時任按察使的盧象升領兵圍剿,和歷史上不同,這一次僅僅是牛刀小試,就很快平滅了山西流竄過來的流寇。
盧象升雖然是一個文人,而且還高中進士,是文人中的佼佼者,但是身強力壯,喜好武藝,一有時間便習武強身,同時鉆研軍旅之事,早在崇禎初年,便受命去順德、大名整頓軍備,并命名為天雄軍。
這么一個愛好軍旅之事的進士高官,當然對崇禎二年建奴扣關之事深有研究,對表現突出的東江軍也非常感興趣。
甚至在東江軍駐防張家灣的時候,他親自去營中拜訪毛文龍,并且和社團派駐的參謀長黃春平有過接觸。
黃春平這樣的社團軍官,平時就一直在明朝內地晃悠,對這種能親自來軍營討教軍旅之事的進士高官也非常驚訝,同時,本著廣交朋友的心思,加上社團也有這方面的政策指引,便言無不盡的把東江軍和社團軍的組織方式、訓練方法、武器裝備等方面說與盧象升聽。
盧象升在聽完后如獲至寶,而且也聽聞東江軍的戰績,便在接下來訓練天雄軍的時候,一切比照著從黃春平那里學來的東西進行實踐,最后天雄軍的戰斗力獲得了極大的提高。
而且盧象升有個優點,他不怕吃苦,能夠下到基層,和軍士們同甘共苦,對中下層的軍官和士兵感染很大,軍隊的戰斗力提升起來很快。
不過,由于明朝的軍制和社團的軍制不一樣,社團這邊全部是按照軍政、軍令分離的正規化建設軍隊的,所有的軍隊全部按照標準條例訓練,各基礎軍事單位的訓練水平和戰力水平比較一致,軍令指揮官在指揮的時候也非常順手,而且由于有高素質的基層軍官和各級參謀人員,往往指揮官的命令能得到切實執行。
但是明朝皇帝為了防止武將專權,明朝軍制講究大小相制,總兵和游擊可能職權是一樣的,在打仗的時候由督撫領兵,也做到了軍政、軍令分離,但是軍內互相掣肘,誰也不服誰,文人督撫對軍事一知半解,沒有受過專業的軍事培訓,對所屬軍隊的戰斗力和訓練狀況也不清楚,身邊還沒有象社團那樣配備參謀軍官,打起仗來可能兵不知將、將不知兵,最后往往一團糟。
如果要改變這個狀況,只有從國家層面整體來操作,但是如今的明朝吧,還是洗洗睡了
盧象升可以把天雄軍訓練得很強,但是他一調走,這支軍隊也就用不上了,而且在實際操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