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而且淡軍這些日子也沒有閑著,所有往外的道路被民夫挖得七零八落,就算沒有淡軍干擾,要完全整修好也得一些時日了。
阿布都惹現在腸子都快悔青了,早知道這樣,還不如按照強硬派的做法,一萬多大軍開去巴魯港,痛痛快快的和淡軍打一場,省得現在受煎熬,象現在這樣小刀子割肉,天天難受啊。
柔軍出城的方向現在只能往北和往東,西面是特布拉河,河上有淡軍的炮船,南面是淡軍大營,但是東面和北面的道路已經被破壞,到處溝渠縱橫,沼澤密布,打通補給線還是比較困難的,另外,各地方的實力派領主現在都沉默不言,對新政權既不支持也不反對,都在觀望后續形勢的發展,可見,就算打通交通線,補給的物資能不能獲得還兩說呢。
不過東面和北面確實是淡軍的薄弱方向,反正自己的兵力多,于是阿布都惹命令南面集中足夠的兵力和淡軍隔壕溝區域對峙,再往東面整修道路,平整地面,再出兵往南繞一個大圈,從側翼進攻淡軍的大營,不過這個工程量可不少啊。
整個城東面都得平整,還有東南方的沼澤地,這里不光是淡軍挖爛的地面,還有原來天然的溝渠沼澤等,為了布置戰陣的需要,都要平整出來。
這是打破僵局唯一的辦法,于是禁衛軍動員城內的百姓浩浩蕩蕩的出來干活,說明干活的人就給一口吃的,城里已經斷糧的人只能參加這樣的勞動大軍,以獲得一些能活下去的吃食。
淡軍的小股部隊肯定會出來活動,在排槍的射擊中,柔軍的行動效率非常低下,還有淡軍也會組織人員進行破壞,比如柔軍白天辛辛苦苦填好的溝,到了晚上可能又會被淡軍給挖開了。
這樣的斗智斗勇,雙方都在等著對方繃不住的時候,但這樣的過程柔軍明顯吃虧,城里的存糧越來越少,王城上上下下的人們心理壓力越來越大,尤其是淡軍的兩門二十四磅攻城炮終于到位了。
這兩門炮就是巴魯港炮臺上的那兩門重炮,后來被淡軍修復,組織人力直接通過王城大道運了過來,前后用了八天時間,現在大炮被安置在早就修好的炮壘中,開始對著王城城墻試炮了。
王城的城防炮最大的只有十二磅炮,數量不多,大部分都布置在西城頭,原意是協助守軍守住西碼頭,保證水路的暢通,南面的城頭就有兩門,剩下的都是六磅、四磅的小炮,射程有限,所以,二十四磅炮剛布置好,那黑洞洞的巨型炮口就讓城頭上的守軍不寒而栗。
攻城炮的攻擊重點是城墻角上的敵臺,因為城防炮大部分集中在突出的敵臺上,打擊敵臺還能干擾城防炮的射擊,給柔軍以巨大的心理壓力。
淡軍炮手們把炮尾的楔子木塊取下來,使得炮口能夠抬高一點點,然后炮長用矩尺量測,再一番計算,便點了點頭。
炮手七手八腳的把藥包裝進去,然后把一顆用浸了油的麻繩網兜包裹的鐵彈裝入炮口,因為麻繩網兜的原因,鐵彈和炮膛還有些摩擦力,另一個炮手用一根通棍使勁的把炮彈送進去。
這些麻繩網兜都是提前準備好的,因為繳獲的鐵彈和炮口有游隙,為了增強威力,炮手們借用網兜堵住游隙,增加炮彈的威力。
“嗵、嗵”兩枚試射的炮彈拖著煙跡從煙龍中噴吐而出,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飄浮著向敵臺砸過去。
很可惜,兩發都打偏了,不過不要緊,還有的是時間,慢慢來,早晚會打中的。
但是這兩發彈給了城頭巨大的壓力,兩個腦袋大的鐵家伙呼嘯而來,先在地面上蹭了一下,然后猛地彈起,咚的一聲撞在夯土墻上,激起大篷的煙塵,隔老遠的士兵都能感覺到腳底下的震動,氣勢十分的駭人。
接下來第五發炮彈準確的擊中突出城墻的敵臺,巨大的沖擊力讓敵臺上的士兵驚慌失措,軍官們立刻上報,為了城防炮的安全,建議所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