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壓制對方的戰爭欲望。
德米特又一次來到了淡馬錫,跟鄭芝龍一番抗議,要求鄭芝龍立刻退出柔佛地面,停止戰爭,但鄭芝龍一再強調要還政于素丹,懲治好戰分子等等,雙方吵吵嚷嚷也沒有個結果。而且作為社團在淡馬錫辦事處的代表,高橋秀家明確支持淡馬錫出兵解救素丹,一下子讓德米特有一種投鼠忌器的感覺。
德米特也沒料到阿布都惹竟然發動了政變,這一下在道義上非常被動,給了淡馬錫軍事干預的借口。
馬六甲的特使施萬安一直在巴魯港,前段時間還帶領觀察團前出柔佛王城戰場觀摩,這可是真正的實戰,淡軍在實戰中的表現讓施萬安非常震驚,尤其是軍隊表現出的韌勁和耐性,對施萬安的觸動很大。這樣的戰爭,真正把戰爭的殘酷展露無遺。
在戰爭中,雙方都有損傷,但是淡軍的損失要小很多,因熱帶疾病造成的非戰斗減員也被控制在一個很低的水平,更多的是物資的消耗,不過淡軍在巴魯港獲得了很多的物資,彌補了一些損失。
反觀柔軍,其實也表現出相當的戰斗力和組織能力,但是戰法陳舊,訓練不足,而且剛開始就被攻破巴魯港,后勤受到嚴重的制約,在阿布都惹的患得患失之中,慢慢陷入不利的處境。
施萬安看著戰場上的僵持局面,心里想著柔軍肯定會堅持不了,那么,后戰爭時代將是一個什么樣的局面呢?
正面攻擊戰場上的僵持和攻城炮犀利的表現,讓阿布都惹越來越急躁,禁衛軍的軍官個個被他罵的狗血淋頭,有幾個軍官甚至被他逼著帶兵前去沖擊淡軍的陣地。
而小股部隊對王城大道和后方的騷擾也不盡如人意,還是交通狀況太差了,輕裝的士兵剛剛穿越難走的道路,費盡九牛二虎之力,來到王城大道的附近,很可能被一群穿著皮甲的輔兵攻擊,而且最終的結果往往是柔佛軍隊在巡弋的淡軍追逐下狼狽逃回。
而且據逃回來的士兵描述,就算切斷王城大道也沒用,因為大道上根本沒有川流不息的物資,物資都是通過特布拉河運輸的。
阿布都惹有心想把更多的部隊調往大道的側翼,但是他已經辦不到了,一則是交通不好,大規模部隊根本過不去;二則軍隊士氣低落,高層軍官可能還有心氣,但是底層士兵已經非常疲憊,會想盡辦法怠工,逼急了可能讓這些士兵直接投降巴魯港那邊也說不定。
現在只能押著禁衛軍沖擊淡軍的炮壘陣地了,在阿布都惹的高壓下,柔佛禁衛軍也開動腦筋,開始想辦法。
一連下了好幾天的雨,雙方也休戰了好幾天,雖然雨天不適合火銃的發射,但是淡軍的炮壘有防雨棚,大炮還是可以正常發射的。不過柔軍在雨天填壕可能更費勁,地上泥濘,行動不便,另外,冒雨干活,因此患病的人會大大增加,最主要的是士兵不愿意去吃這一份苦,對面淡軍也這樣,現在打仗,好像不是你死我活的爭斗,而是雙方都在做做樣子而已。
這次柔軍出新花樣了,他們一次推出了十幾輛盾車,這些盾車緩慢的行進著,一些士兵躲藏在后面,跟著車,挑著泥土去填壕。
一看對面有異動,淡軍也派出了阻擊部隊,對方的盾車讓淡軍大吃一驚,這些車的木盾得有幾寸后,火銃鐵定是打不穿的。
果然如此,對方的盾車在壕溝前停下來,士兵們紛紛把挑來的土倒入壕溝,而后閃身躲進盾車,而淡軍的銃彈打在盾車的正面,木板上濺起大量的木屑,但是都打不穿,隱藏的柔軍還沒事出來放幾銃,讓阻擊的淡軍隊伍竟然有些死傷。
淡軍指揮官無奈退走了,柔軍還沒有高興起來,只見后面的淡軍牽來一門小炮
這一次的盾車行動宣告失敗,對方的小炮只是在近距離放了一發炮彈,就把一架盾車的盾牌打穿了,穿過的鐵彈和帶起的木屑造成了四五個士兵的死傷,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