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建奴議和的事情,但是卻礙于面子說不出口。
而溫體仁是個人精啊,一看崇禎的神態就知道他的想法,但是他也沒有提,這是一個敏感的話題,誰先說出來將來可是要承受輿論的燒烤的,還是管住嘴巴為妙。
當下也不吭聲,君臣尬聊一會兒,溫體仁就告退了。
大明朝現在的壓力非常大,國家的財政收入連年下滑,但是遼東戰事的耗費就像一個無底洞,多少錢都填不滿,國內的開支也捉襟見肘,為此,戶部開征了三餉,以彌補朝廷開支,但是這三餉征得不多,但民間受影響很大,主要原因是明朝低下的行政能力導致,上下官吏再扒一層皮,百姓就苦不堪言了。
遼東的戰事就是大明朝不斷流血的傷口,崇禎皇帝做夢都想把這個傷口堵住,而從現狀來看,剿滅建奴遙遙無期,看來議和將是唯一途徑了。
原來黃臺吉想的是明朝士紳階層可能會曖昧,但崇禎皇帝一定會死磕到底,這樣來拉扯明朝內部的矛盾,達到自己的目的,誰知來看,崇禎皇帝并不象朱元璋那樣的,他并不怕前宋皇族這一名號對其皇權的影響,相反,滿朝的官員做出了同仇敵愾的表現。
但是崇禎皇帝怕承擔責任,這議和的風聲一出,勢必引起軒然大波,很多人會站在道德高地鞭撻這種論調,反正他們站著說話不腰疼。
做為一個圣明的皇帝,那是不可能有一絲絲的污點的,而滿朝大臣誰又是傻瓜呢。
經過上下勾兌,這一封關于建奴奴酋是前宋皇族后裔的謠言的奏疏,被崇禎皇帝留中不發,而關于謠言的討論,在朝廷越來越弱,但是在民間卻樂此不彼,連帶著對建奴的仇恨也掉下去一些。
黃臺吉也沒想到,這個傳言竟然搞了一回公關,挽回了一些輿論形象,真是意外收獲。
今年對黃臺吉來說也是一個收獲的一年,他終于把林丹汗耗死了,漠南草原上的蒙古部落也沒有了后顧之憂,便一門心思的倒向后金,并且熱河覲見黃臺吉,熱河是原朵顏三衛的地盤,以這里的蒙古部為首給黃臺吉上了尊號“博格拉徹辰汗”,正式承認后金的統治。
而可以預見的是,黃臺吉將來對漠南草原的統治會更穩固,和另時空不一樣,現在因為和團社之間的貿易往來,后金非常富裕,也有足夠的財政支持來拉攏漠南草原上的各部落,而這些部落也不是白吃,他們能廉價的羊毛再替后金政權賺錢,草原經濟在這里進入了良性循環。
現在后金甚至能拿出更多的錢來資助明朝國內的流寇,給他們較好的武備和訓練,讓他們去給明朝搗亂。
新鮮出爐的博格拉徹辰汗黃臺吉在接受完蒙古各部的覲見后,開始準備回到遼東,為了秋季舉行大典,黃臺吉已經在熱河度過整個夏季,熱河的夏季比較涼爽,比起沈陽來要舒服不少。
熱河之所以稱之為熱河,是因為此地有一處溫泉,冬季時分,冒著熱氣的溫泉流入河中,讓整條河水霧繚繞,熱氣騰騰,故被稱之熱河。
這一天,黃臺吉剛泡完溫泉,穿一襲褐色長衫,召見從山西剛回來的李永芳。
由于岳托現在得到黃臺吉重用,而且后金國族精于行政工作的人屈指可數,所以岳托非常繁忙。
現在岳托已經領貝勒銜主抓后金戶部和兵部之工作,這可是相當于嘉華國財政部長和國防部長之角色,足見黃臺吉對其的信任。
那他負責的對明朝情報和統戰工作就沒有精力去管了,于是推薦了李永芳來負責,李永芳對此工作也是兢兢業業、不遺余力。
“大汗,最近山西的義軍隊伍遭受重創,高闖王的隊伍在平陽與澤州之間的山區被山西巡撫盧象升的撫標營打崩,麾下數千人被俘虜,殘部一百余人逃脫,高闖王僅以身免,在闖將李自成的護送下進入陜北地區;而八大王部在漢中竟然和同是義軍的曹操部火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