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方說得有點道理,我們現在也不用害怕移民數量的減少,這些年以來,我們不光轉運出大量的移民,而且還在明朝內地培養了一大批依靠移民中介為根本的利益集團,這里涵蓋了勛貴士紳、三教九流,甚至還有軍隊和農民軍組織參與,這個利益集團已經成長為一個龐大的組織,就算我們什么都不做,維持現狀,也會有源源不斷的移民被轉運出來的,大可不必擔心,另外,明朝的官方也拿我們沒什么辦法嘛!”李軍平也分析道。
“另外,我們現在的移民來源早就實現了多元化,除了明朝內地,現在高麗、日本和安南等地的移民,已經占到移民總數的百分之二十,也是一個有益的補充,這些地區的移民,都擁有共同的漢文化基因,在本土很容易捏合到一塊。”
聽李軍平這么一說,大家紛紛點頭認可,這些年移民中介的力量大伙可是有目共睹的,他們從社團這邊拿走多少挺括刮的銀票啊,誰敢擋他們的財路,分分鐘給滅了。
有些保守的士紳,為了能夠維持佃戶的數量,不至于讓地租降得太快,曾經堅決反對移民,不過這些移民中介一看文的不行,竟然直接來武的,各地的軍隊衛所直接利用剿匪的機會搶人。
更有甚者,有些軍隊干脆驅趕流寇到處裹挾百姓,然后等流寇裹挾百姓多了,便一擁而上,把流寇打跑,留下被裹挾的百姓充當流寇俘虜,然后再一股腦賣給社團,從中間賺錢。
現在中介事業這么火爆,社團哪里還用發愁沒有移民來源啊。
王啟山就這個問題更是好好的夸贊了一番現在的移民工作好伙伴正在淮河流域活動的張獻忠部。
“沒想到啊,歷史上鼎鼎大名的造反頭子張獻忠,現在也投身移民中介這一偉大的事業當中了,讓人啼笑皆非。”王啟山津津有味的說道。
“啊,他什么時候流竄到淮河流域了?”俞春旺問道。
“今年春天才出來的,先在南陽盤桓了一段時間,被左良玉給驅趕回去了,便進入了桐柏山和伏牛山區,左良玉這家伙也精得很,一直在張獻忠附近轉悠,就是想讓張獻忠聚集大量的百姓后,把人都搶過來。”王啟山說道。
“那張獻忠也不是省油的燈,從桐柏山便殺到淮河流域,和淮河一帶的移民中介拉上了關系,他一次就裹挾幾百人,完了就馬上賣給中介,左良玉一看,直恨得牙癢癢,可是因為幾百人就上去打一仗,也不值當啊。”
“這么看來,我認為將來張獻忠部和左良玉部肯定會因為這點事大干一仗的,”李軍平指出來。
“張獻忠目前還沒那個能耐吧?”俞春旺疑惑道,“歷史上他可一直被左部壓著打的,直到崇禎年后期,才像點樣。”
“張獻忠的四個義子可是殘明時期明軍的頂梁柱啊,尤其是李定國,那可是兩闕名王的狠角色。”方永軍說道。
“左良玉部的李國英、金聲桓也不一般嘛,明末就是英雄輩出的時代,不過前期張獻忠部的戰績確實不怎么樣哇,包括前幾年,張獻忠還被左良玉趕得到處跑呢。”俞春旺說道。
“財帛動人心啊,中間有這么大的移民收益,將來不知道能變成啥樣呢。”李軍平也插話道。
“哎呀,不管他們了,反正這樣,肯定對我們的移民工作有利哈,至少我們不用擔心將來一下子斷絕了移民來源了。”王啟山打斷了大伙的閑聊,把大伙引入正題。
“那明金之間的和議,我們秉承一個什么樣的態度為好呢?”王啟山詢問在座幾位的意見。
“我們肯定是樂見其成啊!至少表面上要這樣表現,畢竟這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已經打了十七年了,雙方都非常疲累,但明廷朝野的輿論,對促成這樣的和議很不利。”方永軍說道。
“這個猜測從何說起呢?”俞春旺問道。
“從明朝歷史來看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