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的爪哇島,由于地處熱帶,再加上此地火山活動劇烈,大量火山噴發出的火山灰給這個地區帶來了非常肥沃的土地,要知道,在另時空的印度尼西亞,爪哇島上的人口可是上億,用那么一個小島養活上億的人口,可知其土地肥沃到什么程度?
但是爪哇島豐富的物產卻不能再社團主導的貿易體系中占據什么作用,此地出產大量的稻米,價格十分低廉,不過因為赤道無風帶的阻隔,普通船型運輸到東亞地區的話,價格卻會很昂貴,根本競爭不過安南出產的稻米,如果使用蒸汽動力船型倒是能降低成本,但是社團的政策又不允許。
正因為沒有足夠的經濟利益,所以社團對這一片富饒之地也不怎么重視,一直聽之任之。
荷蘭東印度公司占據的巴達維亞城,位于島嶼西部,緊守著巽他海峽北部出口,地理位置非常優越。
不過巴達維亞城當初在選址的時候可能有點草率,選址地點位于一片低洼地帶形成的沼澤區,所以巴達維亞城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仍然規模有限,城區面積非常狹窄,但是野外的土地因為地勢低洼無法使用。
要是在往日,巴達維亞城外很蠻荒,只有少量的土著和華人種植一些蔬菜供應城里,不過在三七年的十二月份,巴達維亞城外卻建立了一個很大的軍營,到處是穿著土著服飾的軍人在活動。
這些軍人就是來自于馬打藍素丹國,他們從東爪哇乘坐小型船只沿著海岸線過來,在巴達維亞灣登陸,建立了大營,對巴達維亞城發起了攻擊。
由于事先有足夠的情報,東印度公司的船隊都離開了港口,避免了被突然襲擊,在外海,馬打藍海軍的船只根本就不是荷蘭大帆船的對手。
不過在近岸戰斗,荷蘭人的船只就不太好使了,馬打藍海軍的槳帆船雖然小,但是異常靈活,荷蘭船單打獨斗是不怕,但是對方如果象螞蟻一樣一擁而上,這樣也吃不消。
何況馬打藍海軍還有縱火船,可見,近岸海軍纏斗,荷蘭船并不占有優勢,另時空的閩海,那時的鄭芝龍就在料羅灣用火攻船重創了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海軍巨艦。
荷蘭人還有一個最大的弱點,就是在東印度的白人船員和士兵都比較少,跟馬打藍這樣的國家拼人力是拼不起的,所以便只能以守城為主,同時讓海軍在外游弋,保證海路暢通。
馬打藍的軍隊登陸以后,在攻擊巴達維亞城的時候也遇到困難了,巴達維亞城周圍地勢低洼,而且熱帶地區多雨,所以城周都是稀泥地,很多地方干脆就是沼澤,盡管很不利于荷蘭人開發,但是一旦有敵人從陸上進攻,也是一個讓進攻方頭大的地形。
稀泥地根本挖掘不了壕溝,而且交通不便,馬打藍的攻城重炮拖不上來,進攻方只能對著巴達維亞城干瞪眼。
好像雙方也都適應了這種局面,也許以前馬打藍人也進攻過巴達維亞城,也遇到過這種局面。
馬打藍的軍隊也沒有發起徒勞無功的攻城行動,他們只是封鎖了城池,把城周圍僅有的幾個莊園和菜地搶劫一空,便打起了靜坐戰。
如果是北方的漢人過來這里打圍城戰,那可不是一個好主意,因為此地死水多,蚊蟲肆虐,漢軍防護不好非常容易感染瘧疾,但當地土著常年在熱帶生活,對瘧疾抵抗力強。
在這座軍營中心最大的一座大帳中,一個衣著華貴,留著一部漂亮胡須的中年男子,正在接見一個留著八字胡的歐洲白人。
“洛佩茲特使先生,我們現在對荷蘭人的戰爭進行得很順利,巴達維亞城已經處于馬打藍大軍的層層圍困之中,如果貴部的支援能夠到位,荷蘭人馬上就要面臨彈盡糧絕的地步,肯定挺不住,但是南洋業主委員會已經發出警告文書,要求我方撤離巴達維亞,結束戰爭,否則,南洋維和部隊就會參與對馬打藍大軍的攻擊行動?!瘪R打藍素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