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忙執行下一步的行動計劃。
這一次登城的不再是日本武士了,而是五個建州雇傭兵,建州雇傭兵人高馬大,體重可比日本武士重多了,再加上身上帶著圓盾、順刀、弓箭和盔甲等物,加一塊不得三百多斤啊。
所以,在竹竿尾端動力的士兵由四個增加到了六個,只見建州雇傭兵雙手抓住竹竿頂端,雙腳蹬踏在城墻上,也是很輕松的上了城墻,看來平時也是訓練過的。
隨著建州雇傭兵登城,形勢一下子就發生了變化,登城通道被手榴彈封鎖,守城士兵則從別處繞過來,正好碰見了登城的建州雇傭兵,這五個雇傭兵首先拿出弓箭,箭頭是駭人的鴨嘴形,這是欺負守城的士兵沒有盔甲么?
馬打藍的軍隊可以說在一定程度已經火器化了,軍隊里面火繩槍的比例非常高,而且都是質量比較好的西洋火銃和魯密火銃,奧斯曼帝國的軍人就在亞齊素丹國當雇傭兵,南洋肯定不缺魯密火銃。
南洋的氣候炎熱,士兵們不習慣穿盔甲作戰,而且在火銃的威力下,盔甲也沒什么屌用,所以沖過來的士兵都只帶著長槍和彎刀。
這一下子就吃了老虧了,建州雇傭兵手起箭落,大鴨嘴鏟過去,馬打藍士兵的陣型中竟然出現了血肉橫飛的恐怖場景。
這個場面對馬打藍士兵的心理震懾力相當大,那些人哪里見過這個大場面啊,一下子就慌亂起來,射完箭的建州雇傭兵把弓箭收起,手提著順刀,拿著圓盾就沖了上去。
結果可想而知,過來的一波馬打藍士兵被砍殺殆盡,稍遠的士兵都嚇得落荒而逃,而城墻上的日本武士們見狀士氣大振,手榴彈扔的更起勁了。
后續的士兵源源不斷的被竹竿送上城墻,城墻上足有二十個建州雇傭兵和五十名日本武士了,這一片城墻已經完全被維和部隊所控制。
小林浩二發出了另一個作戰命令,城墻上的建州雇傭兵和日本武士組建了一個三十人的小隊,計劃沿著城墻內登城通道往下去搶占要塞的大門,剩下的士兵則在門樓頂上,對準門樓放箭或扔手榴彈,驅散守衛大門的士兵。
天空的雨還是不緊不慢的下著,進攻城門的戰斗并不順利,因為進入要塞之后有很多的建筑物,建筑物里隱藏了很多守城士兵,他們躲在建筑物里可以打放火銃,在光禿禿的城墻上馬打藍士兵沒辦法使用火器,但是風吹不著雨打不著的房屋里就不一樣了。
進攻小隊被一陣火銃給轟回來了,其中還有兩人受了傷,一個腿保不住了,另一個則被打中軀干,以現在的醫術,應該是救不回來了。
這樣一來,局面陷入了僵持之中,城墻上的維和部隊下不去,城墻下的士兵上不來,不過維和軍還是占優勢,他們可以居高臨下扔手榴彈啊。
這個消息很快就被田川喜之郎知道了,他不禁大喜,“想不到啊,小林浩二的計策竟然成功了,現在要塞的一面城墻被我軍控制了,不行讓我們的士兵都上城墻,等雨停了,就把馬打藍人驅逐出要塞?”
“指揮官閣下,我認為不必要硬拼,”身旁的作戰參謀建議道,“現在港口的物資都被我軍控制了,我的意思是我們跟他們談判,讓他們放棄要塞。”
“他們如何能夠輕易放棄要塞?”田川問道,“要知道,守衛要塞的五百余人只有少量的傷亡,其他的人現在都躲在要塞的建筑物里。”
“我們可以用火攻警告他們,”作戰參謀說道,“在軍事顧問團的指導下,我們掌握了投石機,可以投放火油彈,或者打放燒夷彈,眾多手段,保證能夠把要塞燒成一片廢墟。”
“可不能燒成一片廢墟啊,我們還指著據要塞而守,對付蘇蘇胡南的大軍反撲呢,”田川喜之郎連忙阻止道。
“所以只能跟要塞守軍談判,”作戰參謀道,“我們可以用火燒要塞來威脅他們”
接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