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寶壟要塞炮臺的守備軍可是蘇蘇胡南素丹的嫡系,這里的守備大人還和素丹的某一個老婆有親戚關系,所以對蘇蘇胡南還是非常忠心的。
平時他們駐扎三寶壟,除了守衛要塞之外,還有監視當地的地方官員和土著勢力,這里淡目國的遺老遺少還是有不少的,需要強力監控。
現在守備官非常糾結,本來還看到希望,敵軍雖然攻占了要塞城墻,但在奪取城門的戰斗中被己方的火銃打了回去,而且敵軍也很懼怕傷亡,稍有損失便撤了。
如果等雨停了,自己甚至還可以組織一波進攻,很有可能把失去的城墻再奪回來。
接下來出乎所料,敵軍實在太兇殘,竟然想到了火攻的計策,剛才那幾個火油彈只是一個實驗,不過就算下雨的情況下,還燃燒了許久,如果一旦雨停了,用那種火油彈進攻,估計整個要塞就會變成大火炬啊。
要塞中包括城墻和炮臺是磚石結構,但內部大量的房屋都是土木結構,非常容易發生火災,敵方祭出火攻的法寶,雖然俗套,但是己方卻毫無辦法。
如此一來,守備官竟然盼著天上的雨再大些,干脆下一年才好呢。
這時,維和軍有人打著白旗要求與守備官進行談判,守備官同意接觸,也想看一看維和軍的葫蘆里到底賣的什么藥。
雙方就在岸防重炮的炮臺里進行談判,為了便于交流,維和軍還請了一個當地的華商來做翻譯,現在炮臺還在守備部隊手里,因為這里有雨棚遮雨,能打放火銃,維和軍沒法進攻。
“請問貴使,我與貴軍無冤無仇,為何貴軍悍然進攻我方?”一上來,守備官便責問起鄭參謀。
“尊敬的帕加諾大人,我軍受南洋業主委員會的委托,貴國悍然進攻業主委員會常任理事,已經觸發了維和條款,而我軍給貴國素丹殿下呈送了勸諫文書,貴國素丹一意孤行,我們才出此下策。”鄭參謀已經從當地人得知守備官的底細。
“我軍十萬之眾,貴軍使用偷襲手段,素丹殿下猝不及防,讓貴軍一時得逞,一旦殿下準備就緒,那可是雷霆之怒啊。”帕加諾威脅道。
“我軍是維和部隊,當然是維護和平的,我們也不懼怕戰爭,但是,我們是真希望貴國素丹殿下能夠放棄進攻巴達維亞,大家一起過和平的生活不好嗎?”鄭參謀占著理,義正辭嚴的說道。
這話讓帕加諾有些啞然,實際上帕加諾也是反對和巴達維亞開戰,不是覺得理虧,而是打不下,蘇蘇胡南在任上已經進攻巴達維亞三回了,哪一次都是無疾而終,除了勞民傷財,啥好處沒得到,你說把現有的地盤經營好不就得了。
本來自己在三寶壟駐守,油水還非常豐厚,這個地方本來就富裕,稍微運作下都能弄不少,但是一開戰,三寶壟要大量的物資,都快把地方政府榨干了,當地人的反應非常強烈,治安的壓力陡然增大,帕加諾一直小心翼翼的。
另外,維和軍的突襲猶如雪上加霜,眼看著自己的好日子不保,帕加諾心里一片哀傷。
“我希望貴軍盡快撤離三寶壟,以免遭到我國軍隊的雷霆進攻,如果貴軍撤離,我們可以向素丹殿下陳情,素丹或許會考慮和巴達維亞達成和平協議,”帕加諾如是說。
“在貴國素丹撤離巴達維亞,和荷蘭東印度公司達成和平協議之前,我們會一直駐守三寶壟,我在此要敬告帕加諾大人,我軍和貴軍正處于戰爭時期,雙方產生傷亡是很常見的事情,現在貴軍大勢已去,我希望貴軍能撤離要塞,我軍保證貴方人員安全,但是,如果貴軍執意負隅頑抗,丟了性命我們也只能表示遺憾了。”鄭參謀說道。
“正如貴使所言,現在戰爭時期,貴軍最好盡快撤離,免得枉送性命。”帕加諾也警告鄭參謀。最后雙方的第一次談判不歡而散。
待鄭參謀回來,投石機已經組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