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軍打仗,這里可不是一個好地方。
牛玉山的軍隊頂著長牌,緩慢的向著關卡行進,而大概一百多曹軍則排著整齊的陣型,躲在鹿砦后面嚴陣以待。
雙方隔著鹿砦一百余米,便開始了火銃對射,在對射過程中,曹軍的火銃手平時有錢訓練,裝填快射術好,但是對面官軍勝在火銃手多,數量幾乎是一倍以上。
不過仍然沒什么卵用,官軍裝配有長牌,一百米距離銃彈根本就打不穿,火銃手躲在長牌后射擊,就露出一個腦袋,曹軍則躲在鹿砦后射擊,也就露出一個腦袋,所以雙方響得挺熱鬧,但是沒有什么傷亡。
響了一大陣子,可能肉疼于銃彈損失太多,雙方都不約而同的減少了打放量,官軍開始使用弓箭吊射曹軍。
曹軍有一大弱點,就是弓箭手沒幾個人,盡管有弩箭,但是弩箭因為箭體原因,吊射起來也就是一個干擾作用,形不成什么傷亡。而且官軍人多,自然是被壓制了。
面對從天而降的羽箭,曹軍沒有什么好辦法,指揮官李三雷急中生智,便叫了八個弩手,讓他們把腳上的鞋脫了下來,挽起褲腿,帶著弩弓便下了旁邊的稻田。
稻田里面的稀泥大概有一尺深,這八名士兵深一腳淺一腳的往官道的側翼迂回過去,看看能有什么戰機。
官兵手里只有二十面長牌,現在都頂在最前面阻擋曹軍的火銃,其側翼沒有一面長牌,而且官道不寬,官軍的三百多人在官道上拉成一個長蛇狀,一旦側翼被襲擊,很可能造成傷亡。
官軍指揮使牛玉山看見有人朝自己的側翼包抄過來,連忙命令一部分火銃手在側翼排隊打射,以阻止曹軍包抄。
曹軍卻沒有繼續接近,只是遠遠的對著官軍的弓箭手隊伍齊射弩箭,第一波齊射的弩箭帶著嘯叫聲直奔弓箭手陣中而去,然后就聽見陣中傳來幾聲慘叫,弓箭手大概倒下了兩三個人。
“賊寇在稻田里沒法給弩箭上弦,火銃手也脫鞋下田,拿火銃轟他們。”一個官軍的旗總傳遞著指揮使的命令。
因為火銃打的銃彈是圓彈,空氣阻力比較大,在五十步以內威力絕對超過弩箭,但是在五十步以外,威力就大幅下降,而弩箭憑借著細長的箭身,在五十步以外還有一定的殺傷力。
此時那八個弩手的位置正好在五十步以外,在這個距離上火銃手打射也就是制造一片煙霧,銃彈的殺傷力很寒酸。
大概十幾個火銃手紛紛脫下自己的鞋子,挽起褲腿,紛紛跳入水田,扛著裝好的火銃,朝那八個曹軍弩手走去,想靠近一點打射,因為在泥濘的稻田里,給弩箭上弦是一樁難事。
弩弓的前段是一個腳環,上弦的時候需要用一只腳踩住弩弓前端的腳環,然后雙手抓住弩弦,用腰力上弦。
但此時水田泥濘,如果腳踩腳環,那就要沒入稀泥中,那接下來根本沒法射擊了。
官軍火銃手們跳下水田,端著火銃深一腳淺一腳的接近曹軍弩手,不過曹軍弩手出了變故,只見四個弩手把未上弦的弩弓往身后一背,然后用雙手拉住另外隊友的弩弓腳環,隊友則把弩弓的槍托抵住胸前,雙手抓起弩弦,然后兩人同時用力,弩弦被緩緩拉上了搭扣,然后四把上好弦的弩弓再搭上弩箭,被四名弩手對準了官軍火銃手過來的方向。
那十幾個下田的官軍火銃手一看曹軍弩手的騷操作,頓時就慌亂了,因為水田里面行走緩慢,現在尚未接近五十步距離之內,所以此時交戰,肯定是挨打去的。
火銃手手足無措,一部分著急的舉起火銃,提前對弩手轟打,另一部分的人則端起火銃,加快步伐跌跌撞撞的往弩手奔去,企圖接近以后打射敵軍。
曹軍的弩手卻有主意得多,他們把四把弩箭全部都對準跑在最前面的那個火銃手,然后一頓齊射,那一個火銃手至少被兩枚弩箭擊中,倒在水田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