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春山還是不放心,“德川幕府和各地大名把持日本政局,會不會發生將來如明治維新之類的政變,從而對東亞方面的秩序形成沖擊?”
“應該不會吧,現在東亞非常活躍,和明朝一樣,大量底層人口的上升通道沒有被封死,他們還能到外面開拓,民情疏導得順利,政局也比較穩定吧,現在整個東亞,因為我們的原因,大的動蕩基本上被遏制了,社會甚至得到了一定的發展。”王啟山說道。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日本的高層以前都是靠地租來維持自己的開支,如今經濟來源卻是多個渠道,投資收入,工業生產收入,服務業收入,移民帶來的收入等,讓他們的財力大增,這樣一來,幕府控制他們的手段就不怎么管用了,大家相互妥協,更顯得和諧。”
“如此說來,日本就不用擔心了?”冷春山說道,“也是,明治維新那是二百多年以后的事情了,暫時不用擔心。”
“不用擔心,因為在東亞,如今的高麗也很活躍,李倧現在緊緊抱住社團的大腿,我們也不遺余力的支持他,其政權穩定,經濟也很繁榮,對日本絕對是一個牽制,只要我們做好平衡政策,東亞不會出什么問題。”王啟山說道。
“那就好,那就好。”冷春山點點頭,轉而又提起另外一個話題,“啟山,你是執委會委員,你對國家遷都的意見怎么看?”
“我也有所耳聞,”王啟山組織了一下語言,“從西岸主官的角度,我肯定不贊成遷都,現在的首都就在太平洋東岸,和西岸聯系緊密,如果遷都到芷蘭,那么未來西岸的地位肯定會弱化。”
“你繼續說?”冷春山知道接下來他還有話。
“如果不遷都,依靠和西岸的經濟往來,首都圈照樣能夠繁華,畢竟整個太平洋都在我們的控制之下。”王啟山說道,不過有點底氣不足。
“你從全局,多方面考慮一下,再分析分析?”冷春山問道。
“首先我談一下西京的問題,作為將來一個大國的首都,西京的地理環境確實有些尷尬,他位于葛江的河谷地帶,可供開發的土地太局促,如果將來居住人口增加,這里的土地面積肯定會影響將來的發展,所以,就算不搬到芷蘭市,西京的首都位置也不太合適,我建議可以搬到金谷州的金灣,那里背靠中央谷地,無論是農業區還是水源,都能滿足首都發展的需要。”王啟山說道,“而且,那里也是太平洋東岸,離西岸的距離也比較近。”
“既然西京未來的發展會受限,那為什么不往東走呢?”冷春山說道,“要知道,咱們的國土廣袤,離東面的距離太長可不是好事啊。”
“芷蘭市可是大陸的中心,離海洋太遠,我們應該更重視海權才對啊?”王啟山說道。
“美洲哪是什么大陸,雖然比較大,但是根本沒有多樣化的文明,也沒有陸地上的威脅,跟亞歐大陸是兩碼事,哪來的陸權、海權之爭,從世界角度分析,美洲就是一個大型的島嶼而已,無論將來首都安置在什么位置,作為統治者,必須兼顧兩洋的海權。”在一旁靜靜的聽他倆談話的趙鑫突然插話道。
“而且芷蘭市位于美河流域和五大湖流域的交匯點,有很方便快捷的出海通道,我只是認為她的地理位置非常適合做為首都,并不是看她位于大陸的中心,就不重視海洋了。”
“如果不遷都或者遷都到金灣,那我們從全局上僅僅把眼光放在太平洋,疏遠了大西洋,要知道,歐洲到美洲東海岸的距離,比西岸到西京的距離要近一半,如果美洲東海岸發生什么事情,我們可要跨過五千公里才能過去啊。另外,如果我們不東遷,如何動員大量的漢人移民前往東海岸安家?未來東海岸的移民會不會漢人占多數?”趙鑫分析道。
“我想接下來一段時間,去芷蘭市考察考察,可能心里會更有底,畢竟這一任期結束,我想回歸本土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