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安第斯山脈東側這一片土地,生活著眾多的部落,馬普切人基本上是打醬油的,他們在比奧比奧河的北岸,在西班牙人控制的城市圣地亞哥附近生活,基本上是西班牙人的附庸,而另一個比較大的勢力阿勞坎人,和皮昆切斯人一樣,都是反對西班牙人的,不過阿勞坎人則和皮昆切斯人井水不犯河水,雙方也沒有結成統一戰線,只是互相不敵對。
如果維吉酋長要一統安第斯,只能對本地最大的對手西班牙人動手,如果是那樣的計劃,樸玉柱應該不會反對,畢竟統一大業也是樸玉柱的夢想,要不自己漂洋過海來到此地來干嘛呢,不就是取得一番功業嘛。
哪怕維吉酋長先拿馬普切人開刀,那也沒說的,馬普切人和西班牙人穿一條褲子,而且他們占據了安第斯最好的土地,打敗他們,奪取王霸之基,也是打天下的應有之意。
但是維吉酋長也不知是怎么回事,竟然聽信讒言,想要對準同盟部落阿勞坎部下手,先整合阿勞坎人,再去對付西班牙人和馬普切人,這就有點托大了啊,這樣未成功就先內訌的做法,縱觀歷史,那就沒有人成功過,最后豈不是讓西班牙人坐收漁人之利?
所以,當維吉酋長問計于樸玉柱時,樸玉柱一直不同意,甚至慫恿維吉酋長跟西班牙人開戰,但是維吉酋長一直以“攘外必先安內”來拒絕,而樸玉柱也看出來了,維吉酋長在跟西班牙人開戰的態度上曖昧,可能他認為的一統安第斯并不包括西班牙人的地盤。
由于樸玉柱一直不同意,維吉酋長也沒有辦法推進對阿勞坎人的攻略,但是,對樸玉柱的信任程度也漸漸減弱,逐漸向本土派偏移。
但是本土派的能力還是有限,哪能籌劃如此大的項目,所以,進一步的計劃只能存在腦子里面,沒法往前推進,這一切,讓維吉酋長十分的懊惱。
而樸玉柱失去了維吉酋長的寵信以后,也逐漸的疏于政務,而轉向教化學生,他又開了多家書館,全力投身教育,樸玉柱的想法也很正確,他要籠絡更多的人才,收更多的學生,在皮昆切斯部落擴大自己的影響力。
而維吉酋長則非常懊惱,這不是“死了張屠夫,要吃帶毛豬”嘛,不行啊,部落內的人才太少,一個樸玉柱怎么就夠了?還得繼續引進。
于是,維吉酋長通過過往船只發布了求賢令,照比著樸玉柱的履歷來招募來自海對岸的人才。
還別說,真有收獲,當跑這一條航線的船只把維吉酋長的求賢令帶到大洋彼岸時,得益于樸玉柱珠玉在前,真的又有一名高麗國的謀士應募了。
這個謀士名叫林道成,是高麗國咸境北道人,是林氏家族的孽生子,什么是孽生子,就是林氏家主和一個無名無分的女子的私生子,聽說林道成的母親還是一個寡婦,和林氏家主私通,生下了林道成。
在高麗國,這孽生子可是比庶子更為低下的存在,如果正經走仕途,那是一點希望也沒有,最后肯定是一個扛鋤頭的命。
林道成是林氏之后,還是能夠受到教育的,自幼聰明伶俐,待到成年,文韜武略也是略有小成,不過高麗國的環境,不足以施展林道成的宏大抱負,只能輾轉在馬場港混日子。
直到某一天,遠洋船帶來了大洋彼岸維吉酋長的求賢令,他便心動了,再加上帶來消息的船主跟他添油加醋的介紹樸玉柱,說什么樸玉柱曾經成為安第斯國的宰相,但是樸玉柱功成名就之后只想歸隱,在民間教書育人,不再煩擾政務,不被案牘之勞形,國王陛下準予其榮休,但是國家不可一日無宰相,有樸玉柱珠玉在前,國王陛下只信任高麗人云云。
所謂富貴險中求啊,林道成思慮再三,接下了求賢令,帶著自己的老母,跟著船主漂洋過海,來到了地球另一側的南美,成了維吉酋長的另一個謀士,當然,引見的船主也收獲了維吉酋長給予的豐厚報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