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個對海權敏感的國家,在北海和英吉利海峽航行的船只,大部分都是荷蘭船只,荷蘭人對掛著外國旗幟的船只非常關注,尤其是嘉華國的大型艦船,荷蘭人尤為關注,進入阿姆斯特丹近海后,進出的船只都要跑到沙河號附近圍觀一番。
得益于嘉華國的鋼鐵冶煉和鍛造技術,沙河號的龍骨是鋼結構的,所以其船體長度達到了六十米,而六十米的船體完全可以安裝四根桅桿,但是為了給蒸汽機騰出空間,所以沙河號還是一艘三桅船,不過其桅桿的高度要比普通的三桅船高出一截,所以使得沙河號的外觀十分高大壯觀,成為海上的龐然大物。
鄭明宇還是和宋小康等人站在艉樓上靜靜的看來往的船只,從望遠鏡里可以看到,那些荷蘭人臉上的神色或吃驚、或獵奇、或嫉妒、或憂慮,但是都沒有恐懼的神情,看來,號稱“海上馬車夫”的國度里,其國民的自信還是非常強的。
就在嘉華國使節艦隊進入阿姆斯特丹港,計劃對聯省共和國進行訪問的時候,英國國會在時隔十二年之后召開了。
為了“慶祝”國會重新召開,查理一世在第一時間就通過聯絡官拋出了一份否決嘉華建交及征收特別稅以加強軍事防御力量的議案,倫敦政壇掀起了軒然大波。
議會也對此進行了討論,一部分對嘉華國勢力比較了解的議員,則不同意由議會來否決建交議案,認為國王陛下只需要擱置該建交條款即可,甚至有議員提出,既然是嘉華共和國與英國國王之間的建交條款,那就應該由國王自行處理,與議會無關;
而另一部分在糧食和羊毛貿易中有既得利益的議員則提出,應該啟動與嘉華共和國的戰爭法案,以懲戒其對新英格蘭土地的覬覦之心,同時卻不同意征收特別稅以加強軍事防御力量,認為可以聯絡歐洲其他國家一起,抵擋新的“蒙古人”進攻歐洲,他們把嘉華人稱作從西面過來的蒙古人。
還有象克倫威爾這樣的,對否決建交議案不置可否,但是同意征收特別稅,以充實英國的國家軍事力量,但同時強調,應該在議會內設置專門機構組建新式的軍隊,同時要大力發展英國的海軍,看來,泰晤士河口那幾艘巨大的嘉華戰艦讓克倫威爾等人深切的感到了危機。
國會從一召開就被這個議案拖進了無休止的爭吵之中,而查理一世也興趣盎然,先后派遣好幾位大臣去國會參與辯論,毫不客氣的指責了國會的低效率,并且還通過勞爾大主教的途徑,也組織了有國家正義感的倫敦市民前往議會請愿,狠狠的出了一口白金漢宮被圍觀抗議的惡氣。
查理一世這一次的安排很巧妙,他把兩個議題捆綁在一起提交給國會,并且用愛國主義去不斷的逼迫國會的議員們,另外議員也不是鐵板一塊,他成功的讓國會進入無休止的爭吵之中,并且把國會無能的概念廣泛向倫敦市民傳播。
三個星期后,英國國會的爭吵還在繼續當中,而且好象國會的議員們也樂意拖延表決,此時嘉華使節團已經結束了荷蘭阿姆斯特丹的訪問,啟程前往下一站西班牙的塞維利亞。
使團在阿姆斯特丹的商業交流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李全雙成立了北海鈔行在阿姆斯特丹的臨時辦事處,未來會成立阿姆斯特丹分行,并且就北海鈔行和阿姆斯特丹各銀行機構的清算協議進行了談判,給往后各商業機構中的資金匯兌方便。
也就是說,往后嘉華客商來阿姆斯特丹做生意,就不用提著大把的銀幣前來,只需要帶著北海鈔行開具的銀行本票或者現金支票就可以了,極大的方便和促進商業的往來。
實際上荷蘭人早就實現了這一切,阿姆斯特丹的西印度銀行在美河口保稅區已經成立了分支機構,只要是西印度銀行的客戶,都可以拿著支票在美河口進行商業活動,但是非西印度銀行的客戶卻不能享受這一便利,如今北海鈔行在阿姆斯特丹打開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