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不如槳帆船好用,而且帝國海軍的劣勢并不在艦船的大小,而是海軍官兵的素質和作戰能力趕不上威尼斯共和國的海軍。
在雙方爭論不休的時候,鄭明宇他們已經結束了對奧斯曼帝國的訪問,踏上了回國的航程,并且留下了駐伊斯坦布爾使館的人員,建立了必要的溝通渠道。
在匯合了達達尼爾海峽入口的主力艦隊以后,使團一路向西,回到了社團在北大西洋東岸唯一的基地阿加迪爾,在那里進行了簡短的休整。
五艘巨艦再一次云集阿加迪爾,把不大的港灣占了嚴嚴實實,經過半年多的建設,北非貿易公司已經在此建立了一個小小的修船廠,他們也沒有別的能力,也就只能對船只進行簡單的保養而已。
鄭明宇幾人登上碼頭之后,便看見阿加迪爾的基地建設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半年多時間過去,主體建筑已經做完了第二層,應該會趕在春節前封頂,好在阿加迪爾的冬季氣候比較溫和,建筑施工可以全年進行。
鄭明宇還發現,在基地附近增建了許多臨時建筑,這些建筑使用土坯墻,因為此地木料比較短缺,建筑人員干脆使用涂了桐油的帆布作為屋頂,反正是臨時建筑,只要能夠臨時住人就行。
問起原因,原來是這一段時間各貿易公司又調過來大量的人手,原來租賃的倉庫不夠人們居住,而且倉庫的居住條件也不行,在構建這些臨時建筑群以后,貿易公司代表處和嘉華國駐阿加迪爾臨時代辦處都搬到這些臨時建筑里面辦公和居住了。
從駐阿加迪爾臨時代辦處的陳新言那里得知,就在艦隊離開的這一段時間,幾只貿易船隊從南美的德山和曹操堡一共發過來三批捕獲的奴隸,數量達到了一千一百人之多,這些奴隸都是十五歲到二十五歲的青壯黑人,這些人根本輪不上艾哈邁德這樣的領主,全部被馬拉喀什素丹宮廷收購,而現在馬拉喀什素丹已經使用這些奴隸建立了一支八百人的禁衛軍。
目前這支軍隊正在訓練營進行緊張的訓練,北非貿易公司又增派了二十名軍事顧問,為這支軍隊訓練教官,同時,馬拉喀什從貿易公司購買了五百支大員火繩銃和五十支麻陽產的燧發后膛火銃,裝備其麾下的軍隊。
普通火銃本來計劃是購買燧發前膛火銃的,無奈馬拉喀什素丹也不富裕,再加上運輸船的船員們給大員火繩銃做廣告,軍事教官也了方案,就是用后膛火銃發射木托蝌蚪彈進行遠程打擊壓制敵軍,再用大員火繩銃取得齊射火力優勢,也是因為后膛火銃的彈藥太過昂貴吧。
馬拉喀什最終采購了大員產的火繩銃,用作禁衛軍射擊的主武器,配合長矛長牌,也是一個很有威懾力的步軍方陣了。
同樣的,馬拉喀什購買了兩門大員產的改良佛郎機炮,組建了一個小型的炮兵隊,由此,禁衛軍的雛形正式形成。
而最先開始訓練的那些黑人士兵,已經具有了戰斗力,為了保證從馬拉喀什到阿加迪爾這一段陸路交通的安全,素丹宮廷專門撥出了一百人,配合北非貿易公司的護衛騎隊,維持阿特拉斯山間通道的秩序。
北非貿易公司的護衛騎隊,是阿加迪爾基地的一支機動武裝力量,全員大概七十人,裝備了七十余馱駱駝和百余匹馬匹,一水的麻陽造,外加兩支燧發手銃,武裝還是比較強大的。
在艾哈邁德的多方斡旋下,護衛騎隊對阿特拉斯山谷附近和蘇斯河谷上游的幾個黑道勢力進行合縱連橫,該打的打,該拉的拉,一番操作下來,從阿加迪爾去馬拉喀什的商道四周便再也沒有能夠和護衛騎隊相抗衡的勢力了,從阿加迪爾往馬拉喀什的駝隊也能安心,源源不斷的把各種貨物運送到馬拉喀什去。
如今阿特拉斯山和蘇斯河谷的局勢緩和多了,由于馬拉喀什素丹放出了賞格,在秋季的時候,曾經襲擊過鄭明宇使節團的柏柏爾人強盜團伙頭目,在沙漠邊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