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對闖王的事情,額們現在也鞭長莫及,以闖王多年馳騁沙場的經驗,這一次定能化險為夷的。”洪天寶出言說道,“既然東出湖廣不行,無非就是南下或者西去,云貴往南,那就是兩廣,要是闖王能到達兩廣地區,那這一步棋就走活了,高兄弟現在應該提前在兩廣的海岸布局,關鍵時候能接應闖王出海。”
“或者闖王西去,搞不好還能奪下一片基業,出云貴大山往西,就不再是朝廷的地盤了,而是挨著小西洋的緬甸藩國,要是闖王能鳩占鵲巢,控制緬甸,通過小西洋溝通往來,那就非常完美了。”
“只是那緬甸有葡萄牙人的支持,也有些戰力,怕只怕闖王的大軍吃虧啊。”王喜田一唱一和,配合著洪天寶說話。
“世界上哪有唾手可得的好處,那是要拿刀砍出一條路出來滴。”張獻忠對此有看法,“與其在云貴大山里面困死,還不如拼死一搏呢,如今朝廷已經恢復些元氣,不如跳出這個圈子,在外部尋些機會。”
幾個人七嘴八舌的一番說辭,讓高一功不斷點頭,“不管如何,既然闖王讓額出海保大家后路,那額是一定要做些事情的,額就按照各位兄長的意思,先去這些地方活動一番,做好接應的準備。”
“對,高兄弟可以通過商人,提前給闖王在這幾個地方埋些軍資,萬一能用得著呢,話說如此,如有能用得著哥哥們的,額等一定會盡力幫忙滴。”張獻忠豪言說道,讓在座的幾人紛紛點頭。
高一功見狀,連忙舉起杯向幾位敬酒,一番熱言之后,又多喝了幾盅。
這一次飲宴之后,洪天寶和張獻忠等人自是沒事了,但是高一功則領著在大員的闖軍弟兄開始活動,按照王喜田的指點,他派了不少的兄弟去了兩廣地區,有去尋找闖軍通風報信的,也有在某處囤積物資的,還有去南洋活動的,高一功甚至準備去一趟安南的升龍府,因為從升龍府溯紅河而上,可以到達云貴大山的滇南,如果將來闖軍經過滇南,就能通過紅河獲得一定的軍資。
在格蘭港的海軍基地,西岸社委軍事負責人俞春望拿著一份卷宗在研究,只見他眉頭緊鎖,不知道他有啥難以決斷的事情。
“楊秘書,李書記現在到了何處?”俞春望抬起頭,問等候的秘書。
“報告司令官,根據高文島三天前傳回的電文,李書記還在海西基地度假,不過根據其日程安排,應該這幾日就會返程,畢竟海西馬上就要降溫了。”楊秘書回答道。
“來不及了,擬一份電文,直接發西京執委會,關于明朝錦衣衛派人來淡江刺探張獻忠等人消息的情報,請執委會閱覽,電文擬好后讓我看一下再發。”俞春望指示道,“讓經管調查科的同志們好好監視錦衣衛的特務,文斗怎么都行,就是不能動武,不光不能動張獻忠這些人,也不能讓張獻忠等人動過來的錦衣衛,哪一方死了人都是一個麻煩。”
“遵令,司令官閣下!”楊秘書行一個軍禮后轉身離去。
俞春望是一個一板一眼的軍人,在大員二十年了,作風絲毫未變,就算天氣炎熱,著裝仍然一絲不茍,而且其做事的風格非常務實,對主管的軍事方面處理得井井有條。
其實經管調查科的事情不歸他管,主要是因為書記李軍平不習慣大員的炎熱,在進入夏季之前便離開大員到北方區域考察去了,當然,名義上是去考察,實際上是去避暑,而且還是一個人去的,一走就是好幾個月。
他甚至在海西還請了假,自己跑到興凱湖去度假,過了一段不問世事的日子。
他走后,工作便落到二把手俞春望頭上,如今俞春望既管軍又管民,還要管情報,忙得很啊。
當張獻忠跑到大員的消息傳出去以后,反應遲鈍的朝廷終于重視起來了,張獻忠那可是排的上號的賊寇,他見勢不妙便跑到大員來避風,這可就對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