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計崇禎皇上也就是說說而已,他的好幾個皇莊在大員也有參股呢,不能只準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啊,何況這里面還有那些王爺呢。”張水生回答道。
“嗯,此事不用管他,這里面的重點應該是對明朝境內闖軍的處理方式,看來明朝的財政還是不能負擔剿滅闖軍的巨額開支啊。”李軍平提出問題的關鍵點。
“王承恩的書信是什么意思?讓我們把李自成的人引出來?”趙華強問道。“那可是一個有組織的暴力集團,不是一盤散沙的移民,解決李自成的難題,對社團沒有一丁點的好處啊!”
“華強說得有道理,羅汝才和張獻忠出海,我們沒有花一個大子,相反還能賺錢,憑啥要我們來解決闖軍的問題啊!”方永軍說道,“如果需要,我們倒是可以做第三方來牽一下線,讓他們兩邊商談解決?”
“李自成的大舅哥高一功就在淡江,看來李自成也有找尋后路的打算,如果我們動一動嘴皮子能解決,那不妨接觸一下?”俞春旺這一段時間關注此事比較多,有較深的印象。
“根據經管調查科的追蹤,高一功來大員以后動作頻繁,前幾日他訂購了二十噸腌制鮭魚發往安南,這肯定與闖軍的動向有關。”
“安南,是北部還是南部?”李軍平問道,同時站起身來,走向墻面上掛著的大幅東亞地圖旁邊。
“應該是安南升龍府方向,那是安南的首都。”俞春旺說道。
李軍平比劃著云貴經廣西到安南的距離,“難道李自成看中安南這一塊地方了?”
“不會吧,以李自成目前的能力,他是懟不過安南鄭氏的,這幾年鄭氏可是大員軍工集團的老顧客啊。”趙華強說道。
“不管是不是,不能讓他對安南有意圖,如今供應明朝的糧食要依賴安南,從本土過來的糧食數量還是遠遠不足啊!”李軍平點點地圖,“安南的糧食是最近的來源,尤其是紅河三角洲地區,一定不能陷入戰火。”
如今從本土過來的糧食每年達到了五十萬噸,但是仍然不夠明朝的需要量,明朝這幾年的年景不好,再加上財政資金不足,運河、黃河水利年久失修,整個北中國糧食產量減少了一半還多,如果沒有從海外進口大量的糧食,真的會發生大面積的饑荒。
“紅河?”俞春旺咕噥了一聲,然后說道,“也許李自成還有另外的想法呢?”
“哦,另外的想法?”李軍平又繼續研究地圖。
“紅河的上游就是滇南地區,高一功籌集物資是不是會發往紅河的上游,李自成的大軍在過境滇南時正好用得上?”俞春望進一步解釋道。
“嗯,有這個可能,李自成要是對安南有想法,高一功的物資肯定不會走紅河,而是走珠江入廣西才對。”李軍平說道。
“那他入滇南準備做什么呢?”方永軍關切的問道。
“無非是兩個方向,一個是南下到暹羅,另一個是西去緬甸。”俞春望分析道。
“看來不管怎樣,李自成是想離開明朝國境,他也不想在明朝消耗啊!”趙華強說道,“那接下來怎么回復王承恩呢?”
“我看這個事情得小張親自去一趟,一則很長時間沒見面,聯絡一下感情是應該的,二則也讓崇禎皇帝安安心,可以隱晦的說明一下,大員肯定不會成為顛覆明朝的基地的,我想,崇禎應該擔心的就是這個事情,至于幫助李自成離境,做個順水人情即可。”李軍平最后定論。
“那錦衣衛未來在大員活動怎么辦呢?”俞春望問道。
“這事不提也罷,咱們核心的一些東西,做好防諜工作就好,至于其他方面嘛有錦衣衛在,明朝朝廷也能放心一些。”李軍平說道,“不過有一個底線,錦衣衛一定不能搞抓捕、刺殺等行為,如果有,我們要堅決反制,小張這一次和王承恩見面,要把這個底線說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