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崇禎皇帝在干熱的東暖閣內和周延儒、魏藻德等重臣商討黃臺吉暴斃后朝廷的應對措施時,大洋彼岸的紫京城正北風怒號,樹枝在風中拼命的揮舞著枝條,東面的芷蘭湖波濤洶涌,濁浪排空,浪濤拍擊岸邊的聲音一直傳到位于中南河畔的蘭園之內。
在四三年年初的時候,嘉華勛議院面向全社會征求新首都的名字,一共收到了六百余個方案,當然,剔除重復的和離譜的方案,最后剩下來三十多個名字報請議會選擇,在眾多方案中,議員們都認為“紫京”最為適合新首都的名字,因為紫微星居北,暗合芷蘭市在國中的方位,且紫微星為帝星,以其為嘉華國首都之名正合其意。
因為以前芷蘭市的名稱,新首都名“紫京”,也有諧音傳承之意,于是“紫京”這個名稱高票成為新首都的名字,而提出這個名字的付文瀚老教授更是得到一筆獎勵。
從四三年的春季開始,各大直屬機關就陸續搬遷到位于中南河畔的辦公區,這一片辦公區位于中南河和芷蘭湖之間的狹長地帶,背靠春山,面積大概有三平方公里,國會大廈、國家元首辦公的紀元宮都在這一片區域內,而執委會的辦公地點則選中了位于中南河畔的蘭園。
蘭園是一座中西合璧的景觀式建筑群,主體建筑鑲嵌白色的大理石,在蘭園內掩映在花木從中的各種建筑中非常顯眼,耀眼的玻璃落地門窗反射著陽光,讓主體建筑看起來有金碧輝煌的感覺。
當初那個疏浚河道堆出來的大土堆被稱之為“春山”,這就有點拍領導馬屁之嫌了,現任委員長的名字不就是叫做“春山”么!不過王啟山還是愛惜羽毛,他并沒有親自出面推薦,只是默許葉先云他們給這個大土堆起名,然后還讓冷春山給立在大土堆上的一塊大石頭題字。
冷春山卻絲毫不知道避嫌,欣然提起如櫞巨筆,在五尺宣紙上寫下了大大的四個字,“春山公園”,篆刻在土堆上一丈高,兩丈長的一塊天然大石上,龍飛鳳舞的,看著頗有文采。
用冷春山的話說,我還用避什么嫌,這新首都搬遷就是我一手推動的,好歹得留下點什么痕跡吧,“春山公園”就在首都核心區的北面,大家日日都能看到的,那是流芳百世的機會,可不能放過了,何況還有類比,這不用第一任元首林紀元的名字命名元首辦公的“紀元宮”么。
自己這一屆到點也該退了,什么影響啥的就不用顧忌了吧!
在居住和生活條件上,社團的這群人可不象崇禎皇帝那么扣扣索索,在新首都核心區,所有的建筑材料都是最好的東西,通過水運、鐵路從嘉華各地搜羅、淘換而來,什么高級的玩意,全部都給安裝使用上了,整個核心區被建設得美輪美奐,富麗堂皇,就連達官貴人們居住的住宅區,也采用了最高級的材料和工程技術,不但舒適,而且養眼,當然,這銷售的價格也是不菲。
經過執委會的討論,在紫京城取消了會員小區的建設,所有的穿越者在紫京城不再集中居住,而是自己選住宅,安置在更為擴大的高檔住宅區內,最終穿越者特意在蘭園中保留了一棟建筑,來代替以前的會員俱樂部。
不再興建會員小區的決定還是有深意的,隨著國家不斷發展,需要穿越者和他們的家庭不斷融入這個時代,如果人為的把他們和這個時代的人區分開,這等于把穿越者們放在火上烤嘛!
而且越到后來,穿越者的家庭關系也越來越復雜,他們的配偶、孩子、還有配偶的親戚們也會有各種牽連,最終穿越者家庭會和這個社會各階層融為一體,用趙鑫的話說,就是大隱隱于市!
紫京城什么都好,唯一不好的是秋冬季節這里經常刮起大風,因為北美沒有東西向的山脈,來自極地的冷風或者來自墨西哥灣的暖風會肆無忌憚的刮過北美大地,而紫京城的北部是五大湖地區,從北面地盾上刮過來的北風在湖面上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