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馬修·威克菲爾而言——
在真正接觸到魔法世界之前,他所渴望的,是去霍格沃茨學習一些魔法,然后回歸麻瓜世界,從此下半輩子、過上輕松悠閑地生活。
而在接觸到魔法世界之后,他唯一所渴望的,只有活下去!
然而看著又一次出現在了自己面前的這本詭異的書,馬修的心情卻沒有任何波動……
反而,他突然產生了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
早就猜到了!
這本書回到他身邊,只不過是時間問題罷了。
所以當真的發生時,反而沒有任何驚訝與恐懼。
“你是不是很想讓我打開你?”馬修直勾勾的看著那本舊書,輕聲說道:“放心好了,我馬修·威克菲爾就是從這霍格沃茨城堡的八樓跳下去,也不會碰你一下的!”
說罷,他轉身揚長而去。
……
魔咒課上,個頭矮小的弗立維教授,正在教導他們如何使用“開鎖咒”——
“開鎖咒最早出現在非洲,但我們并不清楚是誰最初發明了它。這個咒語在17世紀被埃爾登·埃斯里克爾帶到英國,并在隨后傳遍世界。當時,埃斯里克爾用這個新咒語,開始在倫敦的麻瓜和巫師住宅大肆偷竊。直到倫敦人布萊格登·布萊發明了反開鎖咒……”
“……咒語是‘阿拉霍洞開(Alohomora)’。在它之前最受歡迎的開鎖咒語是‘門戶洞開(Open Sesame)’,不過因為那個咒語有時會在鎖眼處留下一個冒著煙的洞,很快就被阿霍拉洞開咒淘汰了。”
全班學生,似乎都對弗立維教授的這節課非常感興趣。
然而馬修·威克菲爾卻罕見的,在上課時分神了。
他腦海中所想的,還是在有求必應屋中再一次現身的那本書。
當然了,他倒不擔心有人會誤闖有求必應屋,接觸到那本書,然后因此受傷、甚至死亡。
畢竟有求必應屋在霍格沃茨,知道的學生并不多。而且能夠找到這里的,多半都是比較調皮的那種。
那樣的學生,幾乎不可能會迫切渴望在有求必應屋中,出現一間圖書館的,所以不會抵達那本書所在的領域。
如果真有那么一兩個例外,那么只能祝他們好運了。
某種意義上說,對于那本書,馬修似乎已經總結出了一些規則——
顯然,無論自己怎么做,試圖丟棄它、或者離開它,那本書都永遠會再一次回到自己身邊。
就像破釜酒吧的那個晚上,以及今天早晨那樣。
而同時,當那本書意識到有危險時,也會主動離開自己。
例如大半個月前,德拉科·馬爾福他們一行人,打開自己的行李箱之后,接觸到了那本書。而當馬爾福他們重傷之后,如果那本書還存在于寢室中,必然會引起教師們的注意……所以,它直接選擇從寢室完全消失……
而在消失之后,它就一直沒有回來,直至今天早晨出現在有求必應屋。
這意味著什么?
意外著對于那本書而言,如果再回到斯萊特林的寢室,它會遭遇危險。
也就是說,霍格沃茨的教師們很有可能知曉它的來歷,甚至有辦法毀掉它!
老實說,這個想法,讓馬修一度有些歡欣鼓舞!
吸血怪物襲擊事件倒在其次,那本可以輕易致人于死地的神秘之書,它的威脅可是實打實的。
如果說,可以向霍格沃茨的教師們,尋求解決這本書的方法……
只是,該向哪位老師求助呢?
校長蓋勒特·格林德沃教授第一時間直接排除了……在霍格沃茨呆了一個月的時間,除去開學宴會上那次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