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作為第一次征戰春節檔的制片公司,方云墨工作室在2008年的這個春節檔里可謂是賺得盆滿缽滿。
截止2008年3月9號,《劍雨》以累計票房125億元華幣的數據收官,暫時名列2008年內地電影以及華語電影票房的雙料冠軍。
其中春節假期七天的累積票房成功破億。
……原時空票房達到111億元的《大灌籃》最后只收獲了七千多萬的票房。
整個二月到三月,華國的電影院里,能夠稱得上有競爭力的電影一只手都湊不滿。
明明從2006年開始,大家就已經被發行方引導著春節去看電影了啊……
結果咧,大多數的業內公司,還是覺得2006/2007這兩年春節檔的票房大賣只是偶然現象。
這幫人也不想想,香江早在二三十年前就已經有了春節去電影院看賀歲片的傳統了。
論及對市場的了解和運作的熟練程度,全亞洲的本土電影在當時也沒幾個能和香江比的。
東方好萊塢豈是浪得虛名?
那幫人花那么大力氣搞熱春節這個檔期,當然是因為有錢賺??!
內地這幫人可倒好,不管是制片方還是發行方,都受限于自己的固有印象,覺得春節就該是所有人都悶在家里看春晚過日子的。
倒退回去年,這種說法肯定沒問題,可現在呢?
八零后已經逐漸成為了觀影的主力。
這個年齡段的人會老老實實在家守著電視機?
別逗了!
在方云墨看來,對于一些小成本電影而言,哪怕是抱著賠錢的打算,該進行嘗試的時候就要大膽去嘗試。
搏一搏,單車變摩托!
結果咧?
一眾國內發行公司的步子還是太小了點。
活該他們賺不到錢。
在完全沒有競爭對手的情況下,也就難怪有人會來撿便宜了。
偌大一個2008年春節檔,只有《劍雨》和《大灌籃》兩部電影,即便是等到了三月份,也只有一部《國家寶藏2》算得上是大片。
哪怕《國家寶藏2》已經于2007年12月在北美上映;
哪怕華國上映的版本已經是這部電影首映三個月之后了;
但仍然擋不住觀眾愿意為這樣一部電影買單。
沒辦法,大家伙實在是沒得看了。
按照計劃,四月份剛開始,劉德化的《三國之見龍卸甲》會要上線,半個月后,也就是4月18號,則是華藝兄弟為劉亦霏量身定做,力邀兩大功夫巨星出鏡的《功夫之王》,一周之后,也就是4月25號,則是漫威大·法之一的《鋼鐵俠2》……
不過,以漫威目前在華國的影響力,《鋼鐵俠2》并不算是什么巨大的威脅。
…………
帶著混雜著獵奇和驗證歷史的奇妙感覺,方云墨和楊覓走進了電影院。
放映廳里的燈光熄滅之后,方云墨和楊覓開始脫下身上的各種‘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