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東瀛。
櫻居山頂的天皇和絕無神兩個人商議制定了讓“拳道神”放逐中原的計劃。
……
神州京城。
太元宮。
仍舊是那座如同道觀神闕一般的古樸建筑。
殿中黑白如同陰陽魚般的帷幔隨著其中端坐那里的道人呼吸而舞動。
氣流蕩漾寬闊的大殿之中。
回歸京城已經半月有余。
陳希象拳頭輕握,立即五指之間流淌而過一股被他完全融匯于心的拳意。
太始鐘。
由十強武道為基礎,歷經大道玉碟推演出其中的各種武道真意后,繼而吸取虛空和洞天的時空靈機,所創出的自身第四式拳法。
“天地四方謂之宇,古往今來謂之宙?!?
陳希象心中輕語
“如今我的太始鐘,只是掌握了一絲歲月的靈機,還未能算真正的時光宙道,歲月神拳,但來日方長……”
太始者,一切起始也。
有歲月,才有起始。
有始有終,有始有鐘,以拳終貫穿古今,便是他這一拳的未來發展方向。
半月時間,不僅完全將太始鐘的拳意精神烙印在自己的靈魂中,并且還將那一戰之中與接連四位神話級數力量交手的戰斗經驗也消化了。
“劍廿三,念化領域……傾城之戀,至剛至陽……劍岳的元天劍訣,吸攝能量……劍界魔魁,長存不死……”
與這四人交手的經驗,都可以化作陳希象的修道資糧,助他引發心中靈機。
尤其是其中劍圣的劍廿三化為劍心地獄這種神奇領域的能力,讓陳希象完全看到了念頭神魂更進一步的方向。
“雖然這方世界沒有陽神世界的雷劫,但似乎也可以做到念化世界?!?
劍圣的劍心地獄,就已經是一個“小世界”了。
領域,本就屬于世界的一種,不過是最低層次的世界。
劍界的存在,是為古今劍客的死后劍念形成,本就屬于神念所化的一方天地,在陳希象按捺住劍心地獄的時候,已經對其中的構造有了相當的了解,基本可以確定。
“劍圣的劍心地獄,是為劍界一開始的雛形,兩者本質上是一種東西。不過是因為劍界存在久遠,才發展成了現在這般壯大的天地。”
這就有方向了。
有了靈機,還有對劍廿三的親身觀摩和領悟之后,陳希象便開始在識海中推演切實可行的“念化世界”的方法。
“此界之行,至今為止還沒有傳下我的道統,或許便應在此道了?!?
陳希象橫跨諸界,歷來創的都是能夠令世間眾生都能夠修習的功法,所以劍廿三這種對于修行要求太高,并且用了就死的招式,并不能作為推廣人世的普世玄功。
他要在以往走過的神魂道路基礎上,一步步完善出,由觀想眉心識神,直至出竅、附體、奪舍、乃至念開世界的一條人人能走的路。
就算這方世界沒有雷劫,也有機會能憑個人神魂意念,修成的神魂之路。
時間很快就在陳希象推演神魂道路的過程中渡過了。
匆匆三個月。
陳希象自覆滅收服了無雙城之后,再沒有露出行跡。
但因這一戰所造成的盛大影響。
以至于江湖上最近各種大事也是不絕。
先是天下會的飛云堂堂主步驚云,縱火天下第一樓,刺殺雄霸。
結果震驚江湖。
年輕的不哭死神和雄霸,竟然雙雙于這一戰中失蹤,不知死活。
但不管怎么說,雄霸和步驚云都是已經失蹤了。
幫主生死不知,為之打天下的聶風、步驚云,竟也都雙雙不見。
多年來與權力幫齊名的天下第一大會,一時之間風